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建设法治社会 深入推进依法治县> 浏览文章
抓实“法律七进”普法落到实处
0 不详 2015年05月26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四川”重大决策作出以来,四川省委强调“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突出抓好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工作(以下简称“法律七进”)。

  厉行法治,普法必须先行。四川省委始终高度重视“法律七进”工作,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司法厅调研时,作出“把‘法律七进’抓好抓实了,普法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

  创新机制促“七进”落地生根

  “‘法律七进’工作的关键在落地生根。在工作中,我们着力解决法律七进‘进什么’‘怎么进’和‘落到实’的问题。”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2月,四川省司法厅制定了《四川省推进“法律七进”工作方案》,该方案共32条,从制度设计、阵地建设、人员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逐条逐项安排,明确了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并要求全省各市(州)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贯彻实施意见。文件下发后,四川省司法厅还先后三次召开了“法律七进”工作推进会、督导会,分别与省内21个市(州)签订了“法律七进”目标责任书。

  按照“拟制菜单式普法大纲,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要求,四川省司法厅成立课题组,紧紧围绕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法律需求,抓住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这一主线,突出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的基本原则,落实了“一年普及法律常识、两年培养法律意识、三年提升法律素质”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把推进“法律七进”所需普及的重点法律知识进行了逐年、逐项、逐条安排,列出菜单式普法大纲。今年5月,四川省委宣传部与省司法厅联合下发了《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切实解决“法律七进”怎么进这一难题。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教育机制,落实各部门的普法责任,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将“谁执法、谁普法”作为“法律七进”活动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明确了“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部门和主要宣传内容。结合年度各类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和特殊时间节点,分月列出了43个相关行政执法部门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的时间表。将“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纳入同级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和《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的要求,四川省司法厅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县(市、区)、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和“普法宣传进万家”活动,切实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以基层法治示范创建促进“法律七进”落地生根。

  狠抓学校教育夯实“七进”基础

  “法律进学校”是“法律七进”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四川省大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近1300万,为此,四川省司法厅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的实施意见》和深入推进“法律进小学”“法律进中学”“法律进高校”实施方案。

  记者了解到,全省100%城市中小学校,91%以上的农村中小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全部从一线政法工作者中选配法制辅导员,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推荐选派8000多名优秀律师和基层司法所所长、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

  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法律进学校”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健全法制课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培训制度,对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作了具体安排。同时,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法律进学校”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法律进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激励机制,把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成效纳入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纳入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整体督导评价之中。

  “我们按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法律需求,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在小学进行初步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启蒙教育,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观念、权利观念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在普通中学加强宪法、民事法律、刑事法律等基本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强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护以及特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在高校加强现代法学基础理论、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市场经济法律等知识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提高法律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四川省司法厅法宣处处长李灿说。

  四川省司法厅还组织编写了针对大中小学生的“以案说法”普法读物,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青少年不同学龄段的接受认知能力,分门别类组织编写发放了130多万册读物,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9月29日,“知名律师以案说法·法律大讲堂进高校”活动在四川大学启动。今后,省内各高校每年至少将组织一次知名律师“以案说法”讲座,运用互动交流、情景模拟、案情剖析等手段,以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各地积极探索全民参与其中

  今年以来,四川全省各地司法行政部门在省司法厅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在法律进机关工作中,共推荐4000多名律师担任机关法律顾问。组建普法讲师团和法律人才库900多个,开展机关法制培训4400多次,参训28.6万人次。

  在法律进学校工作中,推荐基层司法所所长、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8000多所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编制发放中小学普法读物130多万册。积极推动运用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法治动漫、法治微电影、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开辟法制宣传教育第二课堂3.1万多次。推动在中小学校设立法律图书室(角)1.5万多个、开辟法制专栏1.8万个。

  在法律进寺庙工作中,组织州县法律服务小分队和“同心律师服务团”,省、州、县三级联动,在藏区寺庙巡回开展入寺宣讲活动200余次。积极组织开展主要教职人员、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驻寺干部集中法律知识培训。强化全省73座藏传佛教重点寺庙的法制宣传,选派100名优秀党员律师,为藏区重点寺庙义务开展法制宣传,在服务中普法。制作法律进机关、进寺庙、进学校“以案说法”藏汉双语普法光碟1.2万张。面向藏区僧尼和信教群众编发双语普法读物7.1万册,在各级广播、电视中开设“双语”普法栏目30余个。

  在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工作中,大力推进乡村、社区普法“六个一”工程建设,设立法制辅导站6000多个、法律援助工作站5200多个,组建法制宣传队伍6000多支,设立法制宣传栏2.63万个,培养“法律明白人”42万人,发放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200万张。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2800支,开展活动1.8万次,在街道社区、农(牧)民聚集点开展法治文艺演出9000多次,放映法制电影、播放法制广播1.4万余次。

  在法律进企业、进单位工作中,开展法律巡讲、企业管理人员培训2000余场次,开展“法律体检”400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200多份。积极为“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提供法律服务,与20余家英资企业负责人举办了法律知识座谈会,为中国西南美国商会120余家企业负责人和28家驻川异地商会及其会员企业负责人举办了公司法修订案和劳动法新规等法律知识讲座。积极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公园、广场、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新建一批大型法治文化设施。今年以来,全省已启动建设法治文化公园93个,法治文化广场243个,法治文化长廊417个,启动建设法制文化景点121个,法制宣传电子显示屏8377个,为法制宣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不到一年时间,“法律七进”已在四川生根发芽,全省人民参与其中。

  李仲彬说:“我们想达到一个目的,就是让‘法律七进’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持久的开展。法制观念的树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浸入式的过程。我们不要因为普法工作见效慢而不做,要相信,只要在做就肯定有收获。”

 

(来源:法制日报)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