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新闻动态> 浏览文章
“数据切片”里的支付中国
0 不详 2018年10月18日
题:“数据切片”里的支付中国
  海外机场扫码退税、超市自助付款、地铁语音购票……这个国庆长假,不论是出境游还是周边逛,移动支付都无处不在。据银联统计,10月1日至3日银联境外移动支付产品交易额同比增长超1倍,境内网络交易额达6695亿元,同比增幅24.5%。
 
  逾七成人使用电子支付:中国仅用了15年
 
  “以支付清算机构的成立和兴起为标志,海外电子支付用了30至50年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逾七成的电子支付普及率。”中国银联战略与投资部总经理刘源表示。
 
  1993年,粮票、油票等停止使用,长达近40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物质丰富、繁荣多彩的新起点。
 
  电子商务和便捷的支付手段不仅帮助农民把大山里的鲜活农产品直接卖到消费者的餐桌,完整的物流、数据流还帮助大量中小农户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贷款。
 
  “科技让普惠金融触达普通人。”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说,“在传统金融服务很难覆盖的欠发达地区,通过接入移动支付,这些地区的人们开始感知更为多样的金融服务。”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同比增长46.06%,移动支付交易额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258.87亿笔,金额达133.70万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从渤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内陆深处到长江流域,从北上广深到县域乡村,刷手机坐公交已不是一线城市的独享。目前,银联已在全国400余个市县公交、11个城市地铁实现银联闪付或二维码受理。广深城际高铁甚至已全线实现银联闪付过闸乘车,“挥一挥手”就可上演“双城故事”。
 
  扫一扫,挥一挥,移动支付正在改变和重构国人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女司机再也不用担心停车够不着“取卡机”,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可以实现无感支付;在阿里、京东、苏宁等零售巨头最新试水的“无人店”,顾客只需“刷脸”进入店内,挑选商品后不需排队付款,系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并在手机APP中自动扣款……
 
  ——支付机构走出去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驶上高速公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最新成绩单显示,CIPS吸引了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95家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148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7年末,通过自由贸易账户累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收支2886亿元。
 
  不仅仅是商家,政府也加入了欢迎的行列。澳大利亚凯恩斯市市长在一段面向中国游客的视频里表示:“凯恩斯人民欢迎中国游客黄金周来玩!我们这里风景美丽、人民友好,还有你们熟悉的移动支付!”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支付无疑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支付机构“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成为中国与海外互联互通最高效的“桥梁”之一。
 
  中国金融基础设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塞尔维亚、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支付转接网络正以银联标准进行建设或升级。此前,银联芯片卡标准已成为泰国、缅甸银行业的推荐标准,也是亚洲支付联盟的统一跨境芯片卡标准。
 
       “支付清算畅通是‘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必要前提与保障。”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中国金融技术标准和支付创新不断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搭起一座‘空中支付走廊’。”

文章点评
下级分类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