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脱贫攻坚> 浏览文章
实录镇慈竹林村:不等不要 自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
0 不详 2016年08月15日
    在合江县64个贫困村中,实录镇的慈竹林村无论在地理环境、区域优势还是产业特色上,都并不突出,可就是这个交通闭塞的村子,在几年的时间里,通过村民积极自筹和结合项目资金,不等不要,就初步完成了脱贫路上基础设施建设这重要一环。

    慈竹林村磨刀滩公路桥上,几位村民自发组成的义务劳动队正在卖力清理桥面的淤泥和积水,党员蒲从寿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刚吃过早饭,他就带着大家过来了。

    蒲从寿说:“昨天晚上下了雨,桥上面积水,泥巴又深,我们就来打扫下,大家好过。”

    今年2月份才建成的磨刀滩公路桥,全石构造,墩身牢固,也难怪村民们这么宝贝这座桥,它的建成,直接结束了慈竹林村以及周边村子里的3000多名村民趟水过河的历史。据村里的第一书记古华良介绍,当时修桥还很费了一番功夫。由于这个桥当时不是码头,是一般的群众来往的,它就立不起项,如果要想修这个桥,那么就只有自力更生,所以就组织党员、群众还有就是动员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大家来共同筹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修桥,慈竹林村发起一场集体募捐,由村民捐款二十三万元,社会爱心人士捐款三万六千元,加上村里的党员、村干部带头捐款,东拼西凑,一座实打实的“惠民桥”终于落成。

    村民艾如书一家就是这座桥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村里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艾如书家原有的土坯房早已经没办法居住,可要修房,以往昂贵的建材运输成本足以让这一家人望而却步,现如今,看着村里的桥和路都通了,加上有政策支持,艾如书决心修房,并回乡发展生产致富。

    除了修桥,慈竹林村的村民们还通过自发筹资筹劳,整合国家项目,村民一事一议,修建了蓄水池、通村公路和若干分支泥结石路,彻底改变了慈竹林村出行难、交通闭塞的面貌,村民的脱贫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古华良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村内接近二十公里的主干道实施硬化完整,同时,我们将利用易地扶贫搬迁这个项目,通过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解决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新闻中心:唐菱霞 王江)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