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日记·扶贫路上(一)
0
不详
2017年08月04日

从8月3日起,合江县新闻中心的记者编辑们分成两个组到联系帮扶村——自怀镇文明村轮流开展蹲点扶贫工作。
带着一份责任和情感,合江县新闻中心首批记者编辑走进文明村已脱贫、预脱贫、未脱贫的120户农户家中调查走访。

8月3号,下午3点,文明村
今天合江县新闻中心编辑徐晓轩要到刚刚才确定下来的联系户——去年脱贫的农户王治平家中走访调查。同路的老乡告诉徐晓轩,王治平的家在前面一个叫梁坪的地方。
2年前,重庆一家老板来梁坪搞开发,王治平一家破旧的房屋被占用,他们一家分得了一套70来平米的住房。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走了半个小时,徐晓轩来到了王治平的家。
当徐晓轩走进王治平的家中,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家中还是清水地皮,用简陋来形容这个家一点也不过分。
王治平不在家,妻子张高明刚从外面喂猪回来。张大姐告诉徐晓轩,丈夫王治平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大儿子在外务工常年没有消息,家里还得靠她支撑着。
其实张高明也患有肺心病,劳动时间长了也会咳嗽不止,前年家里被评为了贫困户,去年已经脱了贫,丈夫住院吃药的费用不用自己承担,多年来的负担终于减轻了不少。
张高明告诉徐晓轩,现在她住的地方叫作林语山水小区,很多都是重庆人,他们在这里买房就是为了夏天在自怀避暑,所以张高明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周围的一些荒山空地,种些辣椒、白菜、茄子等绿色蔬菜卖给小区的住户,自己也有了一些收入。
而最让张高明开心的是,有些热心的住户还从重庆那边给丈夫带来一些安神的药物,最近一段时间丈夫吃了他们带来的药之后晚上就明显安静了许多。
张高明很健谈,偶尔也会发呆,不知道她是否又在担心丈夫找不到回家的路还是牵挂多年没有回家的儿子,但是一回过神来,张高明又开始和徐晓轩讲述当地的镇村干部们是如何帮助他们脱贫的,言语之间更多的是感谢。
徐晓轩很少插话,静静地聆听着张高明讲述的故事。张高明的要求不高,只要丈夫每天出去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儿子能够打个电话报平安就行。
要离开张大姐家的时候,徐晓轩告诉她,县上出台了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益的政策,政策规定,即便像他们已经脱贫的农户,同样可以申请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像他们一家三口就可以申请3万元的贷款,并通过村上的集体公司负责投资,一年下来,张高明一家就可以分红2100元。
看得出来,张大姐一时半会没听明白,徐晓轩一遍遍的解释给她听,告诉她,其实他们不用担任何风险,也不用承担任何利息。
听了徐晓轩的一番解释,张大姐终于点点头,表示明天就要到村上去办理相关手续,毕竟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张大姐一家都有2100元的固定收入,张大姐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新闻中心:吴明辉)
带着一份责任和情感,合江县新闻中心首批记者编辑走进文明村已脱贫、预脱贫、未脱贫的120户农户家中调查走访。

8月3号,下午3点,文明村

今天合江县新闻中心编辑徐晓轩要到刚刚才确定下来的联系户——去年脱贫的农户王治平家中走访调查。同路的老乡告诉徐晓轩,王治平的家在前面一个叫梁坪的地方。

2年前,重庆一家老板来梁坪搞开发,王治平一家破旧的房屋被占用,他们一家分得了一套70来平米的住房。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走了半个小时,徐晓轩来到了王治平的家。

当徐晓轩走进王治平的家中,多少有些意外,因为家中还是清水地皮,用简陋来形容这个家一点也不过分。

王治平不在家,妻子张高明刚从外面喂猪回来。张大姐告诉徐晓轩,丈夫王治平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大儿子在外务工常年没有消息,家里还得靠她支撑着。

其实张高明也患有肺心病,劳动时间长了也会咳嗽不止,前年家里被评为了贫困户,去年已经脱了贫,丈夫住院吃药的费用不用自己承担,多年来的负担终于减轻了不少。

张高明告诉徐晓轩,现在她住的地方叫作林语山水小区,很多都是重庆人,他们在这里买房就是为了夏天在自怀避暑,所以张高明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周围的一些荒山空地,种些辣椒、白菜、茄子等绿色蔬菜卖给小区的住户,自己也有了一些收入。

而最让张高明开心的是,有些热心的住户还从重庆那边给丈夫带来一些安神的药物,最近一段时间丈夫吃了他们带来的药之后晚上就明显安静了许多。

张高明很健谈,偶尔也会发呆,不知道她是否又在担心丈夫找不到回家的路还是牵挂多年没有回家的儿子,但是一回过神来,张高明又开始和徐晓轩讲述当地的镇村干部们是如何帮助他们脱贫的,言语之间更多的是感谢。

徐晓轩很少插话,静静地聆听着张高明讲述的故事。张高明的要求不高,只要丈夫每天出去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儿子能够打个电话报平安就行。

要离开张大姐家的时候,徐晓轩告诉她,县上出台了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益的政策,政策规定,即便像他们已经脱贫的农户,同样可以申请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像他们一家三口就可以申请3万元的贷款,并通过村上的集体公司负责投资,一年下来,张高明一家就可以分红2100元。

看得出来,张大姐一时半会没听明白,徐晓轩一遍遍的解释给她听,告诉她,其实他们不用担任何风险,也不用承担任何利息。
听了徐晓轩的一番解释,张大姐终于点点头,表示明天就要到村上去办理相关手续,毕竟在未来的三年时间张大姐一家都有2100元的固定收入,张大姐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新闻中心:吴明辉)
上一篇:合江县首创典型案例电台通报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