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日记·扶贫路上(二)
0
不详
2017年08月08日

自怀镇文明村杨家山的海拔高度有近一千米,由于这里一直没有通公路,村民出行就靠唯一一条石板路。山上住着的7户农民都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呢?近日,合江县新闻中心记者吴明辉和邓有要到杨家山上的贫困户王树林家去看看。


杨家山在自怀场背面,一抬头就是蓝天白云。沿着陡峭的石板路,吴明辉和邓有就开始往联系的贫困户王树林家中赶。
还好,吴明辉和邓有都是农村出身,杨家山并没有难住他们。上次去王树林家的时候,王大哥告诉吴明辉家里的房屋有点漏雨,他想趁着农闲时间好好改造一下。
当两人来到王树林家的时候,发现王树林家已经变了一个样,墙壁用石灰粉刷过的,之前的瓦已经换成了崭新的,见面的第一句话王大哥就说:“房子不漏雨了,住起来放心了。”吴明辉没想到,王树林家的房屋被评为c级危房后,这么快就得到了7500元的改造经费,而且整个房屋改造得这么快。

王树林和爱人余大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体有病,但都很勤劳,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饲养的鸡鸭和生猪长势也不错。今年王树林一家要脱贫,吴明辉问他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他说,想好好发展养殖业,就是资金比较紧张。
这个时候,邓有拿出最近县上出台的各种帮助贫困户的政策,王大哥和余大姐听得津津有味,邓有告诉他们发展养殖业可以申请贷款,听到这里,王大哥和余大姐点点头。
临走的时候,王树林想起一件事,一个月前在自怀场附近的工地上打临工,老板说五天之后给他的500来块工钱,可是二十多天过去了,依然没有着落,而且老板不接电话。
于是吴明辉和邓有决定带着王树林去找工地老板讨个说法。不巧的是,老板又不在。通过多方打听和联系,最终老板托人回话,包括王树林在内的工人工钱在下周二兑现。不知道这一次老板还会不会食言,王树林在一旁喃喃自语:“拿到钱后要给生病的老母亲买点好吃的。”
(新闻中心:吴明辉 邓有)




还好,吴明辉和邓有都是农村出身,杨家山并没有难住他们。上次去王树林家的时候,王大哥告诉吴明辉家里的房屋有点漏雨,他想趁着农闲时间好好改造一下。

当两人来到王树林家的时候,发现王树林家已经变了一个样,墙壁用石灰粉刷过的,之前的瓦已经换成了崭新的,见面的第一句话王大哥就说:“房子不漏雨了,住起来放心了。”吴明辉没想到,王树林家的房屋被评为c级危房后,这么快就得到了7500元的改造经费,而且整个房屋改造得这么快。

这个时候,邓有拿出最近县上出台的各种帮助贫困户的政策,王大哥和余大姐听得津津有味,邓有告诉他们发展养殖业可以申请贷款,听到这里,王大哥和余大姐点点头。

临走的时候,王树林想起一件事,一个月前在自怀场附近的工地上打临工,老板说五天之后给他的500来块工钱,可是二十多天过去了,依然没有着落,而且老板不接电话。
于是吴明辉和邓有决定带着王树林去找工地老板讨个说法。不巧的是,老板又不在。通过多方打听和联系,最终老板托人回话,包括王树林在内的工人工钱在下周二兑现。不知道这一次老板还会不会食言,王树林在一旁喃喃自语:“拿到钱后要给生病的老母亲买点好吃的。”
(新闻中心:吴明辉 邓有)
上一篇:记者蹲点日记·扶贫路上(三)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