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合江> 浏览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四)
0 不详 2017年11月27日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至二十一条。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第十九条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已取得资质证书的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名单,应当予以公布。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任何利益关系。

    第二十条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第二十一条  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