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宜居小镇——福宝古镇
0
不详
2015年11月17日








福宝古镇营造于大漕河(福宝河)河谷地带,古建筑群依山傍水,高低起伏,三水相汇,八桥相通,木穿斗房墙鳞次栉比,小青瓦屋面层层叠叠,坡地、濒河建筑的吊脚楼、挑廊错落有致,呈现因势就形,蜿蜒起伏的建筑组群。镇周青山环抱,镇区河溪纵横,与古镇和谐共生,宛若一幅天然的山地民居群落水墨画。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誉称福宝古镇为“中国山地民居建筑的精华”,“一首凝固的空间交响曲”。




福宝古镇元末成聚落,明初兴集市,清雍正七年(1729年)起为乡级政权治所,是合江历史上的“四大古镇”之一。








福宝古镇素有重教崇文传统,古有文坛、学馆、医馆等文卫设施。现在,古镇有幼儿院、小学、中学(含初中、高中);有诊所、医院(含公立、私立)、药店;有“古镇文化展览馆”、三处古戏台和码头上等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设施能满足居民需要。




古镇区有大漕河(福宝河)、白色溪(入古镇区曰回龙河)、栗子河三水相汇,河流水体清澈,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矿物质,当地俗称“楠木水”(意为从山中楠竹和林木根中浸出的水),水质优良。镇周有福华山、经坛山、银鼎山等五条山道和岩口、大亨、修竹、高村、福田等乡村公路,山道和公路都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古镇区与周边均无工矿企业和其他污染源,空气清新,纯乎纤尘无染。



福宝是合江大镇,幅员面积440.3平方公里,总人口38100人,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居民收入和就业率不断提高。福宝自古有“人敦,礼让,俗淳”的风俗传统,镇风淳朴,邻里和睦,是一个文明和谐的优美家园。
(来源:县文联 何开明)
上一篇:合江的“天山雪莲”
上一篇:合江地名保护解说碑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