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宜居小镇——福宝古镇
0
不详
2016年07月04日

福宝古镇拥有国家森林公园门户、四川十大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更有国家第二批宜居小镇这张闪亮名片!
福宝者,“福天宝地”也。天赐福宝,自有天人合一的宜居风景、宜居街区、宜居功能、宜居生态和宜居生活。














福宝古镇营造于大漕河(福宝河)河谷地带,古建筑群依山傍水,高低起伏,三水相汇,八桥相通,木穿斗房墙鳞次栉比,小青瓦屋面层层叠叠,坡地、濒河建筑的吊脚楼、挑廊错落有致,呈现因势就形,蜿蜒起伏的建筑组群。镇周青山环抱,镇区河溪纵横,与古镇和谐共生,宛若一幅天然的山地民居群落水墨画。清华大学建筑专家誉称福宝古镇为“中国山地民居建筑的精华”,“一首凝固的空间交响曲”。
美丽的福宝古镇,存在并发展于美丽的生态环境之中。古镇东南有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西北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高村汉代崖墓群和集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于一地的分水岭。广袤的林海中,有丹崖赤壁,云海雾浪;有河溪湖潭,流泉飞瀑;有四时山花,八节鸟鸣;还有桫椤、水杉、鹅掌楸,虎、麋鹿、白鹇等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福宝古镇元末成聚落,明初兴集市,清雍正七年(1729年)起为乡级政权治所,是合江历史上的“四大古镇”之一。
古镇街区建筑类型丰富,有住宅和“三宫八庙”、文坛、宗祠、商铺、作坊、客栈等多种建筑,且有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整个古建筑群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完整性,是明清山地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古消防井、惜字塔、天主教堂等设施和建筑,具有罕见性。
福宝古街区的营造格局尊重原有自然肌理,依山建楼,顺水造屋,显山露水,藏风纳气,体现了“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古街区以穿斗构架、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为风貌,形成古民居群落与“三宫八庙”镶嵌的独特形制。古街四坡六平,五弯八巷,形态优美,呈现“一龙盘三龟”(一条古街盘绕三个山峦)的吉祥之象。
古街区95﹪以上为明清穿斗结构建筑,濒河多吊脚楼和挑廊,风格别致,色调古朴。街区有大小八座桥梁沟通水道交通。多处道口有古黄葛树,部分滨河走廊有绿地,多段河道有竹林。优美的街区,可隐约遥听小鸟的歌唱,河水的低吟。
福宝是旧时川盐入黔盐马古道和大漕(福宝)竹木通江(长江)漕运古道,来往客商多,文化交流多,形成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古镇有福宝高腔山歌、贯打唢呐、石工号子、匠比画、豆腐干制作技艺等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个,其中省级非遗四个,被专家誉为“非遗之谷”。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婚礼、寿礼等习俗,仍多沿袭传统,地方传统文化和习俗得到保护和传承。










福宝古镇素有重教崇文传统,古有文坛、学馆、医馆等文卫设施。现在,古镇有幼儿院、小学、中学(含初中、高中);有诊所、医院(含公立、私立)、药店;有“古镇文化展览馆”、三处古戏台和码头上等公共文化活动场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设施能满足居民需要。
福宝坚持走“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集镇发展之路,整个街区以大漕河(福宝河)为中轴,分为东西两个街区,东区为古镇区,西区为新区。新老街区形成四纵三横格局。
古镇街道为青石板街面,新区街道为白加黑柔性街面,人行道用透水砖铺砌,多以福宝特色树种杨梅为绿化树。现市容规范,街道整洁。自来水、排污、垃圾收运、消防等设施不断完善。









古镇区有大漕河(福宝河)、白色溪(入古镇区曰回龙河)、栗子河三水相汇,河流水体清澈,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矿物质,当地俗称“楠木水”(意为从山中楠竹和林木根中浸出的水),水质优良。镇周有福华山、经坛山、银鼎山等五条山道和岩口、大亨、修竹、高村、福田等乡村公路,山道和公路都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古镇区与周边均无工矿企业和其他污染源,空气清新,纯乎纤尘无染。
福宝是合江大镇,幅员面积440.3平方公里,总人口38100人,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居民收入和就业率不断提高。福宝自古有“人敦,礼让,俗淳”的风俗传统,镇风淳朴,邻里和睦,是一个文明和谐的优美家园。
文图/何开明
福宝者,“福天宝地”也。天赐福宝,自有天人合一的宜居风景、宜居街区、宜居功能、宜居生态和宜居生活。

◎ 宜居的风景













美丽的福宝古镇,存在并发展于美丽的生态环境之中。古镇东南有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西北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高村汉代崖墓群和集自然风光与历史古迹于一地的分水岭。广袤的林海中,有丹崖赤壁,云海雾浪;有河溪湖潭,流泉飞瀑;有四时山花,八节鸟鸣;还有桫椤、水杉、鹅掌楸,虎、麋鹿、白鹇等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 宜居的街区











古镇街区建筑类型丰富,有住宅和“三宫八庙”、文坛、宗祠、商铺、作坊、客栈等多种建筑,且有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整个古建筑群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完整性,是明清山地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古消防井、惜字塔、天主教堂等设施和建筑,具有罕见性。
福宝古街区的营造格局尊重原有自然肌理,依山建楼,顺水造屋,显山露水,藏风纳气,体现了“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古街区以穿斗构架、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为风貌,形成古民居群落与“三宫八庙”镶嵌的独特形制。古街四坡六平,五弯八巷,形态优美,呈现“一龙盘三龟”(一条古街盘绕三个山峦)的吉祥之象。
古街区95﹪以上为明清穿斗结构建筑,濒河多吊脚楼和挑廊,风格别致,色调古朴。街区有大小八座桥梁沟通水道交通。多处道口有古黄葛树,部分滨河走廊有绿地,多段河道有竹林。优美的街区,可隐约遥听小鸟的歌唱,河水的低吟。
福宝是旧时川盐入黔盐马古道和大漕(福宝)竹木通江(长江)漕运古道,来往客商多,文化交流多,形成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古镇有福宝高腔山歌、贯打唢呐、石工号子、匠比画、豆腐干制作技艺等地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个,其中省级非遗四个,被专家誉为“非遗之谷”。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婚礼、寿礼等习俗,仍多沿袭传统,地方传统文化和习俗得到保护和传承。
◎ 宜居的功能










福宝坚持走“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集镇发展之路,整个街区以大漕河(福宝河)为中轴,分为东西两个街区,东区为古镇区,西区为新区。新老街区形成四纵三横格局。
古镇街道为青石板街面,新区街道为白加黑柔性街面,人行道用透水砖铺砌,多以福宝特色树种杨梅为绿化树。现市容规范,街道整洁。自来水、排污、垃圾收运、消防等设施不断完善。
◎ 宜居的生态









古镇区与周边均无工矿企业和其他污染源,空气清新,纯乎纤尘无染。
◎ 宜居的生活
福宝是合江大镇,幅员面积440.3平方公里,总人口38100人,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居民收入和就业率不断提高。福宝自古有“人敦,礼让,俗淳”的风俗传统,镇风淳朴,邻里和睦,是一个文明和谐的优美家园。
文图/何开明
上一篇:我爱合江杨梅红
上一篇:我爱故乡(合江)的杨梅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