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村级“第一书记”> 浏览文章
蒋英志:脱贫的路上少走弯路
0 不详 2015年10月09日
    在我县白米镇有这样一个省级贫困村----梨湾村,现有贫困户175户585人,2014年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2620元,但该村只距离白米场镇5公里,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那么,贫困发生的根源在哪儿呢?这也是刚来到梨湾村的第一书记、白沙镇工商所所长蒋英志迫切想要弄清楚的问题。
    上任两个月,蒋英志就和村里的四职干部走村串户进行情况摸排,他认为,村里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和残疾,但资金和养殖栽培技术的匮乏也是一重阻碍。
    家住梨湾村一社的胡玉清老人眼下非常沮丧,他本就是村里的贫困户,好不容易凑钱搞点养殖,喂的几十只鸡却得了疫病,死了不少。
    胡玉清:今年我喂了四五十个鸡,预计要卖两三千元,得了这疫病,简直没法,鸡一斤多点的、两斤多的死了,吃也吃不得,卖也不能卖钱,就只能扔了。
    虽然祸从天降,但对于胡玉清来说,家里妻子耳朵和腿脚都不便,老母亲已经90多了,养殖确实是符合他家庭状况的一条增收路,这是他本人的愿望,也是蒋英志针对这样一些缺乏劳力的困难家庭想扶持发展的一条路。
    胡玉清:养殖业我想养,像养鸡、鹅、鸭,想一样养一点。
    蒋英志:以后这个扶贫基金下来了,可以给他们提供免息贷款,给他们买鸡鸭羊,猪儿这些。村上打算把这些有意愿的农户喊(集中)在一起,去县上请专家给他们讲课,给他们培训,让他们对(动物)经常生的一些常病,能够自己防控这些病,免得这样,一些鸡就瘟死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梨湾村水田不少,村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水稻,来到胡玉清老人家,蒋英志也跟随胡玉清来到他家的稻田,却发现无论是胡玉清,还是其它几户村民,自己买来的种子种出来的水稻连再生稻长势都不乐观,原本就在工商部门工作的蒋英志急的连忙给他支招。
    蒋英志:胡老伯,你以后买这些东西时,随便在哪里买,一要在那种有营业执照的地方买,有合法手续的地方买,你喊他开发票给你,另外你种植的时候把种子的包装还要留几个,留在家里面放着,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哪怕投诉起来,找到工商部门,找到农业部门或其他部门的话都有一个证据,你的合法权益我们好跟你争取。
    蒋英志告诉记者,梨湾村在种植业这一块儿,将着重发展优质水稻和栽种真龙柚,形成产业规模,建立专业合作社,以此来提高村民收入,保护村民利益,让村民在脱贫的路上少走弯路。
    蒋英志:下一步工作我们打算种植有机水稻,1000至1200亩左右,真龙柚1200到1500亩左右,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我们可进行统一培训,对农民的增收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形成这样的一个规模后,我们出去销售也行,可对整个村的经济收入都有很大的提升。
    (新闻中心:唐菱霞 王钦)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