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陈勇:你的微笑,我的动力
0
不详
2015年12月30日

“陈书记应该被好好的表扬”。这是笔者与陈勇交谈过程中一村民过来说的。 陈勇,白鹿镇柏松村“第一书记”,合江县水务局副局长,是众多下派“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柏松村位于白鹿镇西部,距镇1公里,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016户3462人,耕地面积2322.9亩,因交通条件落后、因病因残、产业发展单一、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缺水、缺土地等原因导致贫困。现有贫困户141户、贫困人口536人,贫困发生率20.2%。2015年贫困人均收入2650元,仅为全村48.6%,全镇31.9%。贫困户收入构成中,主要靠生产、务工收入、政策补贴等。
“周末只要没有别的要紧事,都会到村上的农户中去走走看看”,这是陈勇对自己工作时间的支配。每个月至少会有20天来到村上,下村入户俨然已经成为了陈勇周末“娱乐休闲”的好方式。柏松村已经成为了陈勇的另一个家,村民已经成为了亲人。相比以前,现在能够待在家陪亲人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笔者问道陈勇是否会觉得这样亏待了自己、冷落了家人时,陈勇如是说:“肯定会冷落了家人,但组织上已选派我当第一书记了,所以抓好柏松村的各项工作就是我的责任、应该付出,我便有动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只要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便觉得值得”。对于陈勇来说,自己的小家与柏松村这个大家相比反而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一书记”这个平凡岗位、特殊身份所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陈勇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以身作则、绝不懈怠。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争取工作经费一分一毫用到村上以外,还经常“十分豪爽”地自掏腰包倒贴工作。今年10月14日,陈勇在走访九社曹书荣家时,了解到他因无购鸭苗资金的困境时,个人资助现金500元帮助购买苗种,12月15日,曹书荣高兴地告诉随行人员,陈书记给我的500元所购买鸭苗,已出售得了6000余元。12月15日,当陈勇在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贫困户徐忠义孩子生病在医院里,家庭生活因病而陷入困难时,陈勇马上赶到医院慰问并送去现金500元,而且嘱咐徐忠义医生要全力医治孩子,等孩子病治疗好了后,为其在就近安排务工的地方。12月20日,当12社的杜队长在村办公室里说特贫户詹万林一家四口人无能力交纳480元农村医疗保险费时,陈勇马上为詹万林一家四口全额交纳农村医疗保险费。对村上的贫困户,有劳动力的往往会赠送猪、鸡、鸭等家畜幼苗,帮助鼓励其自力更生,没有劳动力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的除了时常发放慰问品外,还会给予现金的资助,可谓是仔细入微。一直争做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10月16日,陈勇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家庭,12社的一个群众带领詹万林一家到村办公室里来寻求帮助,这一家5口人都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智障,詹万林已83岁,还是全家的主要支撑者,目前房屋全部倒塌,一家5口人分别寄住在隔壁邻居和窝棚里,其困境全是通过带领他们来办公室的邻居为其讲述,一家5口人只是在旁无语流泪。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和村两委人员赶到詹万林家实地查看,面对让人落泪的状况,陈勇马上赶回自已原来工作的县水务局,向领导汇报这一事情,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全面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等社会各界人士,先后共累计筹资12余万元,为该户修建了近170平方米的砖瓦房7间,目前,詹万林一家已搬进了新房。走在11、12社的大路上,公路边,无一不在赞颂共产党的扶贫政策,叙述着陈书记这个大好人的事迹。
村上有一条贯穿了2、5、7三个社的小河名叫周家桥河,以前是群众洗衣、孩子戏水的“母亲河”,现在更是该村发展真龙柚产业的水源保障河。多年来由于淤泥阻塞,河床抬升,溪内布满了白色塑料等等污染垃圾随处可见,长期困扰着附近居民的生活。为构建城乡优美环境,提升农产业发展保障,陈勇同志亲力亲为,联系挖掘机、聘请专人以河道进行疏通治理。当前,周家桥小溪溪水畅通、水质清澈,得到广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整治或新建石河堰、蓄水池、山坪塘、排洪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事情对于普通居民或许是轻于鸿毛,但对于贫困人家确实重于泰山。
“真诚务实、用心敢做、勇于付出”是陈勇在扶贫一线上的真实写照。在笔者与陈勇交谈的短短时间,但凡路过的村民都亲切地与陈勇打招呼、拉家常,村民朋友脸上朴实的微笑,俨然认定陈勇就是他们最亲的人。笔者认为:“村民脸上的微笑就是陈勇奋战‘走基层、进万家、解难题、帮万户’前线的动力”。
(白鹿镇:王攀)
柏松村位于白鹿镇西部,距镇1公里,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016户3462人,耕地面积2322.9亩,因交通条件落后、因病因残、产业发展单一、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缺水、缺土地等原因导致贫困。现有贫困户141户、贫困人口536人,贫困发生率20.2%。2015年贫困人均收入2650元,仅为全村48.6%,全镇31.9%。贫困户收入构成中,主要靠生产、务工收入、政策补贴等。
“周末只要没有别的要紧事,都会到村上的农户中去走走看看”,这是陈勇对自己工作时间的支配。每个月至少会有20天来到村上,下村入户俨然已经成为了陈勇周末“娱乐休闲”的好方式。柏松村已经成为了陈勇的另一个家,村民已经成为了亲人。相比以前,现在能够待在家陪亲人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笔者问道陈勇是否会觉得这样亏待了自己、冷落了家人时,陈勇如是说:“肯定会冷落了家人,但组织上已选派我当第一书记了,所以抓好柏松村的各项工作就是我的责任、应该付出,我便有动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只要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便觉得值得”。对于陈勇来说,自己的小家与柏松村这个大家相比反而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一书记”这个平凡岗位、特殊身份所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陈勇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以身作则、绝不懈怠。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争取工作经费一分一毫用到村上以外,还经常“十分豪爽”地自掏腰包倒贴工作。今年10月14日,陈勇在走访九社曹书荣家时,了解到他因无购鸭苗资金的困境时,个人资助现金500元帮助购买苗种,12月15日,曹书荣高兴地告诉随行人员,陈书记给我的500元所购买鸭苗,已出售得了6000余元。12月15日,当陈勇在走访贫困户时,了解到贫困户徐忠义孩子生病在医院里,家庭生活因病而陷入困难时,陈勇马上赶到医院慰问并送去现金500元,而且嘱咐徐忠义医生要全力医治孩子,等孩子病治疗好了后,为其在就近安排务工的地方。12月20日,当12社的杜队长在村办公室里说特贫户詹万林一家四口人无能力交纳480元农村医疗保险费时,陈勇马上为詹万林一家四口全额交纳农村医疗保险费。对村上的贫困户,有劳动力的往往会赠送猪、鸡、鸭等家畜幼苗,帮助鼓励其自力更生,没有劳动力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的除了时常发放慰问品外,还会给予现金的资助,可谓是仔细入微。一直争做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10月16日,陈勇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家庭,12社的一个群众带领詹万林一家到村办公室里来寻求帮助,这一家5口人都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智障,詹万林已83岁,还是全家的主要支撑者,目前房屋全部倒塌,一家5口人分别寄住在隔壁邻居和窝棚里,其困境全是通过带领他们来办公室的邻居为其讲述,一家5口人只是在旁无语流泪。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和村两委人员赶到詹万林家实地查看,面对让人落泪的状况,陈勇马上赶回自已原来工作的县水务局,向领导汇报这一事情,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全面发动身边的同事、朋友等社会各界人士,先后共累计筹资12余万元,为该户修建了近170平方米的砖瓦房7间,目前,詹万林一家已搬进了新房。走在11、12社的大路上,公路边,无一不在赞颂共产党的扶贫政策,叙述着陈书记这个大好人的事迹。
村上有一条贯穿了2、5、7三个社的小河名叫周家桥河,以前是群众洗衣、孩子戏水的“母亲河”,现在更是该村发展真龙柚产业的水源保障河。多年来由于淤泥阻塞,河床抬升,溪内布满了白色塑料等等污染垃圾随处可见,长期困扰着附近居民的生活。为构建城乡优美环境,提升农产业发展保障,陈勇同志亲力亲为,联系挖掘机、聘请专人以河道进行疏通治理。当前,周家桥小溪溪水畅通、水质清澈,得到广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整治或新建石河堰、蓄水池、山坪塘、排洪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事情对于普通居民或许是轻于鸿毛,但对于贫困人家确实重于泰山。
“真诚务实、用心敢做、勇于付出”是陈勇在扶贫一线上的真实写照。在笔者与陈勇交谈的短短时间,但凡路过的村民都亲切地与陈勇打招呼、拉家常,村民朋友脸上朴实的微笑,俨然认定陈勇就是他们最亲的人。笔者认为:“村民脸上的微笑就是陈勇奋战‘走基层、进万家、解难题、帮万户’前线的动力”。
(白鹿镇:王攀)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