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滩镇太公村:上下联动共筑脱贫致富梦
0
不详
2016年08月10日

南滩镇太公村位于南滩镇东南部的山区村,地处白家山脚,交通条件差,村民收入单一,经济发展落后,全村11社,718户、2450人,贫困户100户、366人。2014年,列入合江县64个贫困村之一,由泸州市电信分公司、合江县档案局联系。联系部门、镇、村一道,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紧紧围绕“绝胜全面小康建设五个新合江”发展目标,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以阵地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共筑村民脱贫致富梦。
一是将夯实工作基础,修建指挥部为切入点。常言道,要打羸脱贫攻坚这一战,首先解决是谁指挥,在何地指挥的问题。为此,采取由帮扶部门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镇村自筹一点、村内成功人士捐资一点的办法,建起了一楼一底、占地14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阵地,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指挥部,下派的第一书记为指挥长,帮扶部门一把手、驻村组组长为副指挥长,帮扶部门、驻村组干部、农技人员为成员,定期分析研究解决村民脱贫致富工作,实行一线指挥攻坚。
二是将改善交通条件,修建致富路为关键点。太公村穷的关键是交通闭塞,村内丰富的竹木资源卖不出去,学生上学起早摸黑,穷在交通、富在交通成为共识。帮扶部门积极帮助协调,镇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动员组织村民出劳出资,目前村内已修建凝结石道路8条,水泥路1条,基本实现了社社通,便捷的交通将为村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将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为落脚点。在巩固现有的竹木产业基础上,有序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日照,在充分征求村民的意愿下,引进重庆虎隆农业实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成片种植绿色食用芋头300多亩,亩产量达7000斤、年收入210万余元,种植食用中药材百合150亩,年收入120万余元,以此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档案局:鞠丛林 南滩镇:张学华)
一是将夯实工作基础,修建指挥部为切入点。常言道,要打羸脱贫攻坚这一战,首先解决是谁指挥,在何地指挥的问题。为此,采取由帮扶部门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镇村自筹一点、村内成功人士捐资一点的办法,建起了一楼一底、占地14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阵地,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指挥部,下派的第一书记为指挥长,帮扶部门一把手、驻村组组长为副指挥长,帮扶部门、驻村组干部、农技人员为成员,定期分析研究解决村民脱贫致富工作,实行一线指挥攻坚。
二是将改善交通条件,修建致富路为关键点。太公村穷的关键是交通闭塞,村内丰富的竹木资源卖不出去,学生上学起早摸黑,穷在交通、富在交通成为共识。帮扶部门积极帮助协调,镇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动员组织村民出劳出资,目前村内已修建凝结石道路8条,水泥路1条,基本实现了社社通,便捷的交通将为村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将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为落脚点。在巩固现有的竹木产业基础上,有序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日照,在充分征求村民的意愿下,引进重庆虎隆农业实业有限公司,走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成片种植绿色食用芋头300多亩,亩产量达7000斤、年收入210万余元,种植食用中药材百合150亩,年收入120万余元,以此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档案局:鞠丛林 南滩镇:张学华)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