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脱贫攻坚> 浏览文章
建房修路谋产业 五亩村貌展新颜
0 不详 2016年11月29日
    勤修路,多养羊,荔枝种满山坡上;小厂房,大志向,咱让贫困村换个样!虎头镇五亩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一年多,村里的公路多了起来,产业发展快了起来,村民们生产的积极性高了起来,贫困村展现出了新面貌。

    走进五亩村,第一印象就是这的交通条件比一年前好了许多。一条条水泥公路在乡间延伸,这里交通落后的情况正在改变。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前,五亩村全村只有4.3公里的硬化公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五亩村通过协调项目资金,硬化通社道路8.5公里。目前,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将硬化的9.6公里道路已进场施工。

    交通通畅是五亩村的一大变化,而对于五亩村的部分贫困户来说,他们今年还有了新家。五亩村全村64户贫困户,其中16户贫困户被列入了易地扶贫搬迁户,27户被列入了危房改造户,目前11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新房修建已近尾声,部分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也搬进了新家。

    虎头镇五亩村第一书记杨耿说:“我们成立了一个质量监督小组,配合帮扶人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通过定期巡查巡视对质量进行监督,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就要把这个政策用足用好,通过一些监管和适当的措施,确保贫困户能够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路修通了,贫困户们的住房问题得到了保障,村里又确定了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以点带面的产业发展方式。在短期见效上,就发展传统的养殖业,这首先还得提高村民们的积极性,五亩村一方面是采取扶持村里的产业大户,让产业大户去带动、帮助小户。

    而另一方面,就是采用差异化补助的方式,让贫困户们提高发展产业的主动性。

    杨耿说:“在验收过程当中,根据发展情况给予更多的补助,发展的少,得到的补助就少,发展的多补助就多,通过这种差异化的补助就更能够带动和激发致富的欲望。”

    传统的养殖业村民们能够在短期看到效益,积极性容易带动起来。但在发展持续增收,几年后才能见效益的荔枝产业上村民们的兴致就没那么高了,谁知道几年后会是什么样呢?五亩村的村干部们想了想,主动向外引进了企业到村里以流转土地的形式发展了350亩荔枝科技示范园。村民们见到了如此大刀阔斧的种荔枝,没用村干部们挨个做工作,他们自己就主动种了起来。

    荔枝种了起来,但要让村民们得到经济效益,还得在技术上得到保障,五亩村就组织村民们学技术。

    通过积极引导,五亩村如今荔枝种满山,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传统养殖业上,村里也引进了一个年产8万只的养鸭场,一个年产生猪2000头的温氏养猪场。而此时此刻,五亩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也在加紧进行,下一步规范化的种植业也在规划之中。五亩村的这些变化让村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希望。
    (新闻中心:陈利 郑勇)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