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第一书记梁明高:打造宜居宜业新李咀村
0
不详
2017年05月23日

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合江县五通镇李咀村第一书记梁明高来到村里的六百多个日子里,他引项目,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打造苗族旅游文化。带领村民们脱贫奔康。
在五通镇李咀村苗寨聚居点,伴随着压路机轰轰的机鸣声和工人们刮铺路材料的沙沙声,一条柏油路不断延伸。
梁明高说:“基础设施硬化、黑化,估计这个月底以后,这个地方会完全大变样。”
最近,五通镇李咀村苗寨聚居点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而路面的黑化工程也已启动,对于异地扶贫搬迁户刘大辉来说,这是他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刘大辉说:“交通方便了,生活条件也好了。”
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苗寨宜居环境连连加分,而接下来村里的另一个建设项目的落地,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梁明高说:“我们即将搞个农贸市场。”
李咀村异地扶贫搬迁居民聚居点位于九支到护国的S311线中间位置,并连通了贵州省赤水市。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苗寨人流量比较大。据了解,在农贸市场完成以后,李咀村苗寨聚居点还将设立集市,宜居环境更加优化。
如何让贫困户搬得来、留得住,脱贫奔康有出路, 李咀村村两委不断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
梁明高说:“公益岗位让他们做,然后我们在边搞几百亩的刺梨基地,老板也承诺我们,让老百姓去干活挣钱。”
搬进了新家,刘大辉就获得了一个打扫街道的公益岗位,而在空闲的时候,他还可以在周围打临工,现在,刘大辉每个月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刘大辉说:“现在好多了,以前要出去找事做,没时间出去就挣不到钱,现在一个月都要挣两千块左右。”
刘大辉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他说,以前自己由于交通不方便,不想搬家,多亏了梁书记多次为他做思想动员工作。
月底,村里的温氏养猪场也即将建成,作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李咀村监委会主任杨树辉充满信心。
杨树辉说:“集体收入每年能有十多万。”
苗寨建好了、产业发展了,而通社公路的建设也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到年底,李咀村村民脱贫奔康的通社公路将基本建成。而梁明高在李咀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任期将在7月份结束,是去是留,眼看着还没有实现的梦想,梁明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梁明高说:“我还是想继续把这个事情干下去,争取在这里把我当初的设想实现。”
(新闻中心:郑勇 李涓)
在五通镇李咀村苗寨聚居点,伴随着压路机轰轰的机鸣声和工人们刮铺路材料的沙沙声,一条柏油路不断延伸。
梁明高说:“基础设施硬化、黑化,估计这个月底以后,这个地方会完全大变样。”
最近,五通镇李咀村苗寨聚居点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而路面的黑化工程也已启动,对于异地扶贫搬迁户刘大辉来说,这是他想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刘大辉说:“交通方便了,生活条件也好了。”
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苗寨宜居环境连连加分,而接下来村里的另一个建设项目的落地,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梁明高说:“我们即将搞个农贸市场。”
李咀村异地扶贫搬迁居民聚居点位于九支到护国的S311线中间位置,并连通了贵州省赤水市。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苗寨人流量比较大。据了解,在农贸市场完成以后,李咀村苗寨聚居点还将设立集市,宜居环境更加优化。
如何让贫困户搬得来、留得住,脱贫奔康有出路, 李咀村村两委不断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
梁明高说:“公益岗位让他们做,然后我们在边搞几百亩的刺梨基地,老板也承诺我们,让老百姓去干活挣钱。”
搬进了新家,刘大辉就获得了一个打扫街道的公益岗位,而在空闲的时候,他还可以在周围打临工,现在,刘大辉每个月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刘大辉说:“现在好多了,以前要出去找事做,没时间出去就挣不到钱,现在一个月都要挣两千块左右。”
刘大辉说起自己现在的生活,他说,以前自己由于交通不方便,不想搬家,多亏了梁书记多次为他做思想动员工作。
月底,村里的温氏养猪场也即将建成,作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李咀村监委会主任杨树辉充满信心。
杨树辉说:“集体收入每年能有十多万。”
苗寨建好了、产业发展了,而通社公路的建设也在按照计划进行着。
到年底,李咀村村民脱贫奔康的通社公路将基本建成。而梁明高在李咀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任期将在7月份结束,是去是留,眼看着还没有实现的梦想,梁明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梁明高说:“我还是想继续把这个事情干下去,争取在这里把我当初的设想实现。”
(新闻中心:郑勇 李涓)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