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白鹿镇:“三个创新”,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0
不详
2017年07月05日

今年以来,为实现贫困户产业脱贫,合江县白鹿镇坚持“三个创新”,改变以“输血”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的方式,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
创新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业主做引领。引进业主打造河渡池蔬菜基地,已建成高标准塑料大棚60个,年底可投产。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4个,其中彭湖湾休闲养老中心已入驻温州人家等业主4名,完成黄桃、五星枇杷、黄金梨、有机葡萄等名优水果种植,以此带动周边贫困户规模发展;两年内可具备观花赏果、采摘体验、CS游戏、休闲养老等功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大规模启动阶段。贫困户当股民。按照“猪—沼—果—蔬”发展模式,新引进温氏集团合作养殖基地3个,年内将建成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约10个左右(预脱贫村江合村生猪养殖基地将扩大到1000头规模),带动贫困户配套发展花椒、蔬菜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贷款3-5万元入股,由养殖基地代养生猪10头,一年贫困户可获纯利润4000元左右。
创新模式发展家庭农场。推行“合作寄养”。针对部分无技术、无想法的贫困户,探索与本土种养殖大户“合作寄养”、“捆绑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办起家庭农场。比如,大山村养殖大户王元珍、邓家坪村李吉荣,引进625黑山猪,按每户10—50头的规模,与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开展合作寄养,养殖大户包猪仔、包技术、包收购,贫困户不用垫本钱,回收时扣除成本后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实行统购统销。在特色产业花椒发展上,江合村集体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聘请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一般管护;引进业主、成立专合社合作打造1000亩,村集体以项目入股,持股30%左右;对自行种植的按贫困户每株3元、非贫困户每株1元补助苗款。在管理上,由业主统一指导技术和管理,统购统销。在高梁产业发展上,与郞酒集团签订1万亩种植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亩产可达1500元左右,保障贫困户收益。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供销社1个、专合社3个,在贫困村每个社打造一个家庭农场。
创新方式帮助贫困户就业。动员镇属企业放宽年龄、文化等条件,专门面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招工,如奥成科技就承诺10个岗位面向镇内贫困户招工,目前已有6名贫困户在该公司上班,月收入底薪加提成可达2000—3000元。万利公司招收民工350余人在家就业,其中100余贫困人口大家就成为“产业工人”;该公司将原材料送到贫困户家中,“产业工人”们利用农闲、休息时间在自己家中即可上班制作花圈,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到贫困户家中回收产品,每人足不出户月收入可达2000—500元。
(白鹿镇:胡运莲)
创新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业主做引领。引进业主打造河渡池蔬菜基地,已建成高标准塑料大棚60个,年底可投产。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4个,其中彭湖湾休闲养老中心已入驻温州人家等业主4名,完成黄桃、五星枇杷、黄金梨、有机葡萄等名优水果种植,以此带动周边贫困户规模发展;两年内可具备观花赏果、采摘体验、CS游戏、休闲养老等功能,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大规模启动阶段。贫困户当股民。按照“猪—沼—果—蔬”发展模式,新引进温氏集团合作养殖基地3个,年内将建成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约10个左右(预脱贫村江合村生猪养殖基地将扩大到1000头规模),带动贫困户配套发展花椒、蔬菜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贷款3-5万元入股,由养殖基地代养生猪10头,一年贫困户可获纯利润4000元左右。
创新模式发展家庭农场。推行“合作寄养”。针对部分无技术、无想法的贫困户,探索与本土种养殖大户“合作寄养”、“捆绑发展”模式,让贫困户办起家庭农场。比如,大山村养殖大户王元珍、邓家坪村李吉荣,引进625黑山猪,按每户10—50头的规模,与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开展合作寄养,养殖大户包猪仔、包技术、包收购,贫困户不用垫本钱,回收时扣除成本后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实行统购统销。在特色产业花椒发展上,江合村集体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聘请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一般管护;引进业主、成立专合社合作打造1000亩,村集体以项目入股,持股30%左右;对自行种植的按贫困户每株3元、非贫困户每株1元补助苗款。在管理上,由业主统一指导技术和管理,统购统销。在高梁产业发展上,与郞酒集团签订1万亩种植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亩产可达1500元左右,保障贫困户收益。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供销社1个、专合社3个,在贫困村每个社打造一个家庭农场。
创新方式帮助贫困户就业。动员镇属企业放宽年龄、文化等条件,专门面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招工,如奥成科技就承诺10个岗位面向镇内贫困户招工,目前已有6名贫困户在该公司上班,月收入底薪加提成可达2000—3000元。万利公司招收民工350余人在家就业,其中100余贫困人口大家就成为“产业工人”;该公司将原材料送到贫困户家中,“产业工人”们利用农闲、休息时间在自己家中即可上班制作花圈,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到贫困户家中回收产品,每人足不出户月收入可达2000—500元。
(白鹿镇:胡运莲)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