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贫困村里的故事
0
不详
2017年11月02日

距合江县脱贫摘帽考核验收还有一个月,合江县工商质监局召开职工大会传达了县委县府要求全员参与扶贫工作的精神,合江县城区工商质监所响应号召,到合江镇山顶上村开展贫困村全覆盖走访工作。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迹,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合江县全体干部在扶贫的道路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洒下了无数的汗水,深入贫困村,深入贫困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相信山顶上村的故事也是全国十多万个贫困村的故事,这千千万万的故事势必将见证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合江县工质局:赵红兵 张玉霞)
贫困村里来了半个医生
在对山顶上村一社贫困户曾有明家进行走访交谈时,曾有明突然感到眩晕,他家里人赶紧扶住他,称他患有心脏病,之前已多次昏厥,因家庭困难舍不得钱买药,所以每次发病都挺一下就过来了。城区工质所走访人员段勇从衣服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给曾有明服用。在服药后,曾有明渐渐恢复了正常,段勇将整瓶药赠送给了曾有明,并向曾有明分享他对类似病症治疗保养的心得体会。原来段勇平时身体不太好,尤其近来常感头晕,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的,但因近期扶贫工作任务艰巨,不得不带病坚持上班。为此,同事和家属都有几分担心,但他自己表现的很轻松,常打趣说他是久病成医都成半个医生了,只要常备速效救心丸就没事。这不,这次他还真成一名医生了呢,隔天“段医生”又赠送了曾有明5瓶速效救心丸。让贫困户家里也有柜
在走访山顶上村二社贫困户苏小琴家时,苏小琴正在洗碗,城区工质所走访人员江仕容二话没说撸起袖子就来帮忙,与苏小琴边干边聊。“你家碗柜在哪里?”在放清洗干净的碗时,她随口问道。“我们这么穷,哪里来‘贵’(柜)哦,就放在那个木板上。”苏小琴没好气地抢白道。江仕容本想再说两句不卫生之类的话,但看看他们一贫如洗,什么家具也没有的屋子,眼眶一湿,什么话都哽在了喉咙里。洗完碗又帮着收衣服,衣服叠好后放在地上的纸箱里。由于近日连续下雨,天气潮湿,纸箱底部的衣服都受潮了,她想把纸箱搬到用木板搭成的一个架子上,谁知一搬,箱子底没了,衣服散落一地,她顿时感到无限的歉意。苏小琴恼怒地说道:“你别收了,净帮倒忙,全部堆到床铺里,害得我改天还得拿把菜去废旧回收站重新换个好的回来装 。”听了这话,走访人员们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原来她恼倒不为别的,只是心疼一个废纸箱。当天走访结束后,城区工质所走访小组组长赵红兵就召集小组成员开会,经过一番商讨,发动所内职工和城区新经济组织的党员们捐款,为山顶上村7户无“柜”的贫困户家庭添置了衣柜、碗柜。工商干部也能当好菜贩子
“你们走吧,没有什么好谈的,我还要去卖菜,没工夫同你们瞎扯。”在对贫困户付子文家进行走访时,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大爷让走访人员吃了闭门羹。“没关系,老大爷我们跟你一起去帮你卖。”城区工质所的走访人员蒲晓华毫不灰心地说。“算了哦,你们管市场的不到处撵我就好了。”说完,付大爷挑起两大匡菜担子巍颤颤地就往家门外走。走访人员们赶紧跟上去,城区工质所的走访人员魏辉德上前扶住付大爷肩上的扁担,急切地说:“大爷,放下来,我帮你挑。”付大爷瞪了他一眼:“哪个要你帮,老头儿结实着呢。”说完,倔强地一扭他肩上的扁担想挣脱魏辉德的手。谁知,这一扭,脚下路滑,要不是魏辉德手抓得紧,付大爷连人带两匡菜差点没栽倒在地上。这回付大爷真恼羞成怒了,放下扁担就开骂:“你们这一群吃饭不干事的人到底想咋子,我卖个菜你们成天来捣乱,这儿不准摆那儿不准摆,现在干脆跑到我家里不准我把菜挑出去卖了。”听了这番话,走访人员哭笑不得,原来他看着这一群管市场的工商干部误会了,以为他们是来阻挡他卖菜的。蒲晓华赶紧说:“老大爷,你搞错了,我们今天就是来帮你卖菜的。你这两匡菜多少钱?我们找人给你买了。”付大爷乐了:“太阳从西边出来喽,工商干部当起菜贩子,那你们以后是不是天天都要来我这里帮我卖菜啊?”他这一问,把走访人员们问住了,都开不了腔。“我八十多岁了,啥没见过,拿话来哄我。你们赶紧走,别碍着我的眼。”蒲晓华这时想起她的一个办食堂的朋友每天都会去菜市场采购大量蔬菜,何不争取到让她固定采购付大爷的蔬菜呢。赶紧给她打电话求援,结果一说一个准。付大爷再也不用经常为卖两匡菜起早贪黑在菜市场守上一整天了,每天只需把菜送到订购他蔬菜的食堂就可以了。屋漏偏逢连天雨 屋外大来屋里小
在走访贫困户陈海芳家时,走访人员一进屋一股霉味便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墙头屋顶一条条水线,明眼人一望就知道是因为这段时间天天下雨她家屋顶漏水的缘故。陈海芳把凳子端到屋中还算干燥的一角,请走访人员坐,真是海洋中难得的一方小岛。经过攀谈,结果还是幸福的家都一样,不幸的家各有各的不幸。别说房顶漏水,哪怕房顶被风雨掀了盖他们也没钱维修呀。说到这里,走访人员宋军打断了陈海芳的讲述,你们家屋顶漏水的问题包在我身上了,我找人帮你们修,一分钱也不要。你们家其他的困难我们也会向上级部门反映上去,争取早日解决。第二天,宋军便自掏腰包联系了工人替陈海芳家修缮好屋顶,并做了防水,确保再无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情况发生。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对贫困户李运华家进行走访时,李运华正准备烧水煮饭,看着他从自家水井里打上来的一桶水时,走访人员们不禁傻眼了,这样浑浊不堪的水能喝吗?李运华介绍他家井里的水平时还好,只要连续下上一周的雨就会变浑浊,这些年都是将就用将就吃,习惯了就没什么。走访人员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村委会反映,协助村上找来打井的人为李运华家重新打了一口更深的井,并装上了抽水机,望着抽上来清凉如许的井水,李运华一脸的甘甜。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
连日的走访都是阴雨绵绵,走访贫困户曾显利家时倒是一个难得的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走访人员一到曾家小院,曾显利的小女儿便忙着帮他们端板凳,一张青春的小脸上洋溢着的也正是阳光的笑脸。在和曾显利交谈中,走访人员了解到曾显利家有两个孩子,因家庭贫困,大的早已休学外出打工,家里这个小的尚在马街中学读高中。本来打算的是初中毕业后就让她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但她从小学习成绩就好,很喜欢读书,所以还是同意了她上高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没有住校,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放了学自己煮饭吃,菜从家里带,可以节约一大笔生活费。就这样在外租房一年5000元的房租,对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穷人孩子早当家,曾家小女儿脸上确实有一种城里孩子模仿不出来的成熟与坚强。听了曾显利这番话,城区工质所的走访人员吕翔祥心里立即盘算起来,如果曾显利的小女儿在马街中学住校不要钱,用节约的房租费来做学校吃饭的生活费,岂不是又节约了钱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两全其美,自己在马街中学有个熟人可以找他帮忙向学校申请一下能否让她免费住校。在听完曾显利的谈话后,吕翔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曾家母女顿时感激不胜。接下来的几天,吕翔祥都在为曾家小女儿免住校费的事情奔波劳走,皇天不负有心人,学校最终同意了免去曾家小女儿高中三年的住校费。曾显利家弄了一堆农副产品要送吕翔祥,但他说什么也不要。这个部队转业回来的军人,时刻牢记着“三大纪律第二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迹,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合江县全体干部在扶贫的道路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洒下了无数的汗水,深入贫困村,深入贫困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相信山顶上村的故事也是全国十多万个贫困村的故事,这千千万万的故事势必将见证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合江县工质局:赵红兵 张玉霞)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