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脱贫攻坚> 浏览文章
合江县法王寺镇“三自理念”让互助发展基金“活”起来
0 不详 2017年12月15日
    “背靠景区谋发展,资金不足难起步”曾经是合江县法王寺镇法王寺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想吃上旅游饭却没有启动资金,发展停滞不前。村里自2012年在致公党四川省委的支持下成立互助基金以来,围绕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三自理念”,紧扣精准扶贫,对产业发展破除穷根进行有效探索,让互助发展基金“活”了起来。

    近日,互助发展基金领导组聚集在法王寺村办公室开会,每年年底对基金工作进行总结已经成了惯例,他们讨论的话题是通过基金扶持农家乐发展,把借款限额从最高一万提高到三万元。

    提高借款额的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以后村民们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有借款需求,最高就能得到3万元的借款。会议刚结束,一个借款人就来还款了。

    魏宗全因为资金短缺到基金借款1万元发展养殖业,今年有了起色还赚了不少,一有了活动资金他就取钱来还款。在法王寺村,65岁以下发展种养殖业和有应急需求的村民只需要本人申请、担保人担保、基金发展领导组审批即可借款。魏宗全告诉记者,今年家里的养殖业有了起色,对产业发展也更有了信心,如果明年要扩大生产规模,还得靠村上的互助发展基金帮忙。

    在整个基金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村民们。发展基金领导组的成员们从村五职干部和村民中选举产生,任期三年。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由村民们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成为了基金发展的关键词。在其中,政府部门由主导方换位为服务方、监管方。

    法王寺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雨平说:“政府对互助发展基金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对资金安全性进行指导,比如现在放款的额度大了,如何提高资金的安全性,政府给他们提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这几年,村里旅游业持续发展,不少村民依托法王寺景区开起了农家乐,发展中难免遇到资金问题,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互助发展基金。缪明芳和丈夫在法王寺景区旁经营一家农家乐,每天都有游客在她的农家乐住宿,临近年底,随着旅游旺季一起到来的还有食材补充,但由于家里的资金都投入了农家乐建设,一时拿不出钱,后来,她们就在互助基金借款1万元置办年货,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就这样,在循环流动的借款中,借款人免去了去银行借款手续多、周期长的麻烦。2012年至今,基金账户金额从最开始的25.5万元充实到了45.5万元。70多笔借款,没有发生过一起呆账、坏账,还逐渐有了利息收入。

    资金“活”用,不仅能在村民们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帮一把”,也给法王寺村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自互助发展基金成立以来,基金惠及户年均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3250元以下的从89户降低到了21户。有力促进了法王寺村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新闻中心:梁泉 冯岚)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