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7》(一)创新推进机制 聚力脱贫攻坚
0
不详
2018年01月26日

2017年,合江经历了太多改变、太多感动、太多喜悦。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县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这一年值得铭记。
近年来,合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将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扶贫措施落地落实、扶贫成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脱贫攻坚推进机制。
谋划科学的顶层设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五个结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相结合。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点面结合,在整体上改变落后面貌的同时,通过精准滴灌解决每个贫困户的具体问题。
二是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相结合。注重与产业发展配套,着力解决水、电、路、通信等问题。抓好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让贫困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贫困群众致富本领。
三是产业培育与多元增收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种养业,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解决贫困群众缺技术、缺资源、缺市场等问题。支持有资源、有基础、有条件的贫困乡村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四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支持、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五是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产业发展、财政税收、要素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发力,统筹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高效的指挥体系。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下设县脱贫办,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统筹各类政策、项目、资金、会议、督查等,确保全县一盘棋、合力攻坚。建立“四大战区+26个专项推进组+27个乡镇推进组”指挥体系,各专项、各乡镇推进组分别由分管县领导和联系县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推动各领域、辖区内脱贫攻坚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千人”大会,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实施意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组织,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配齐强大的攻坚队伍。落实县级联系领导31名、县级帮扶单位65个、第一书记64名、驻村农技员64名、驻村工作组64个定点联系贫困村。将“五个一”帮扶力量扩大到所有非贫困村,为220个非贫困村落实了联系领导139名、帮扶单位224个、第一书记220名、驻村农技员137名、驻村工作组220个。全面落实“五包”责任制,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各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全员参与贫困户结对帮扶,5136名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县266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五个一”帮扶力量和帮扶责任人两个“全覆盖”。
落实最严的攻坚责任。压实主体责任,构建起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社落实的责任体系,逐一分解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合江史上最严的督查制度,出台《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方案》《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规定,县委授予督查组“三项权力”,即有权决定干部停职,有权启动问责,有权决定岗位调整。落实脱贫攻坚月考核制度,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对月度前5名和后3名,分别发放“流动红旗”和“警示黄牌”;排名末位的,党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连续两月排名末位的,联系或分管县领导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为全体党员干部“上紧发条”。
(新闻中心:卢海军 李涓)
近年来,合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将完善制度建设作为扶贫措施落地落实、扶贫成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脱贫攻坚推进机制。
谋划科学的顶层设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五个结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相结合。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统筹谋划、点面结合,在整体上改变落后面貌的同时,通过精准滴灌解决每个贫困户的具体问题。
二是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相结合。注重与产业发展配套,着力解决水、电、路、通信等问题。抓好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让贫困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贫困群众致富本领。
三是产业培育与多元增收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种养业,扶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解决贫困群众缺技术、缺资源、缺市场等问题。支持有资源、有基础、有条件的贫困乡村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四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支持、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五是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产业发展、财政税收、要素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发力,统筹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高效的指挥体系。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下设县脱贫办,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统筹各类政策、项目、资金、会议、督查等,确保全县一盘棋、合力攻坚。建立“四大战区+26个专项推进组+27个乡镇推进组”指挥体系,各专项、各乡镇推进组分别由分管县领导和联系县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推动各领域、辖区内脱贫攻坚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千人”大会,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实施意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组织,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
配齐强大的攻坚队伍。落实县级联系领导31名、县级帮扶单位65个、第一书记64名、驻村农技员64名、驻村工作组64个定点联系贫困村。将“五个一”帮扶力量扩大到所有非贫困村,为220个非贫困村落实了联系领导139名、帮扶单位224个、第一书记220名、驻村农技员137名、驻村工作组220个。全面落实“五包”责任制,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各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全员参与贫困户结对帮扶,5136名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县266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五个一”帮扶力量和帮扶责任人两个“全覆盖”。
落实最严的攻坚责任。压实主体责任,构建起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社落实的责任体系,逐一分解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合江史上最严的督查制度,出台《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方案》《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规定,县委授予督查组“三项权力”,即有权决定干部停职,有权启动问责,有权决定岗位调整。落实脱贫攻坚月考核制度,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对月度前5名和后3名,分别发放“流动红旗”和“警示黄牌”;排名末位的,党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连续两月排名末位的,联系或分管县领导在全县大会上作检讨,为全体党员干部“上紧发条”。
(新闻中心:卢海军 李涓)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