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脱贫攻坚> 浏览文章
合江县凝心聚力 共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梦
0 不详 2018年09月19日
    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境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省定贫困县,全县有贫困村6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户8.2万人,贫困发生率10.8%。近年来,合江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重大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4-2017年实现7.2万人脱贫、4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降至975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8%。

    走进尧坝镇白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青石小路、仿古楼阁,一栋栋二层小楼独具古镇特色。去年10月,来自全镇9个村、6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以及37户被征地户、无房户搬进了这里。该项目依托尧坝古镇特色,县上引进泸州市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把扶贫与旅游相结合进行打造。

    建成后,为确保搬迁户“住得好”,每户房屋都进行了精装修,搬迁户可实现“拎包入住”。68岁的李雪松是尧坝镇鼓楼山村的贫困户,一家6口2017年10月搬进了新家。说起现在的生活,他觉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雪松说:“我第一次到安置点来,就高兴得很,住到这种房子就高兴,真的高兴。”

    也难怪李雪松一家这么高兴,想起之前住在古楼山上,房屋破损,交通不便的日子,李雪松记忆犹新。如今,有了安全住房,李雪松一家掏出积蓄,买好家电家具,没有后顾之忧的儿子儿媳经过政府介绍去了泸州打工挣钱,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回来看看。谈到现在的生活,李雪松感到非常满足,一家人未来的日子也有了奔头。

    尧坝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只是合江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以来,合江县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改、地灾搬迁和扶贫危改四种类型,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打造“搬得出、建得快、住得好、富得了”“四得”民心工程,让搬迁群众搬出穷山窝,敲开“幸福门”。“十三五”期间,合江县还形成“强势带弱势、能人带一般、先进带后进”的带动致富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黑山羊等特色种养业;在政策上,提供就业岗位或政策兜底等,多方位保障群众收入;同时还把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真正实现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大桥镇扶贫车间内,15条生产线正在加紧作业,一个个包装盒在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6号生产线上,来自大桥镇双桥村的黄昌勤负责气压环节,已经工作了半年了的她,此刻已能娴熟地完成这项工作。

    黄昌勤家中因病致贫,丈夫生病后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了黄昌勤身上。去年大桥镇修建起了扶贫车间,黄昌勤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大儿子外出务工,一家人在去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近年来,合江县采用就地建设、飞地建设、联合建设、整合建设四种方式,建成榕山镇回洞桥村扶贫车间、佛荫镇藤编厂扶贫车间、华艺陶瓷扶贫车间、金田纸业扶贫车间等25个扶贫车间。以招企业、抓培训、促就业三大举措强化管理,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发展理念。

    脱贫攻坚以来,合江县农村面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有了质的飞跃,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实现了吃不愁、穿不愁,教育、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等都有了保障。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风好正扬帆,合江,也正走在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五个新合江”的新征程中。
    (合江县新闻中心:李涓)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