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脱贫摘帽!幸福生活是这样奋斗来的
0
不详
2018年09月21日

近年来,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省定贫困县——合江县,苦战、鏖战扶贫开发、全面小康:旧屋换新居,让群众变了一种活法;产业连成片,多了一种干法;盘活脚下土地,换了一种赚法;致富梦筑进山里,有了一种追法。8月2日,合江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摘帽先进县。91万合江人民不负重托,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合江县脱贫摘帽了。
面对多年未除的贫困“堡垒”,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歼灭战。使命在前,合江县拿出前所未有的干劲,全县上下,念慈在兹,唯此为大。几年时间里,全县领导干部均靠前指挥、蹲守一线;部门“一把手”、乡镇主要领导、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不脱贫不撤回;“四大战区+26个专项推进组+27个乡镇推进组”指挥体系,以及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体系,落实31名县级领导包镇、103个帮扶单位包村、5136名帮扶干部包户,实现了284个行政村帮扶力量全覆盖;每季度、每月、每周、每天列出任务清单,跟踪督办……2014年至2016年,合江县对已脱贫户开展了“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严格按照退出标准一一对比,确保了高质量、高标准稳定脱贫。
合江县多级联动,以“大扶贫”格局攻坚克难。几千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走进贫困户家中、心中,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在“万人帮万户”活动中,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下沉一线,白天下乡真帮实扶、晚上加班处理业务,真正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困难问题、帮扶了一批困难群众。很多干部经过历练,成长为脱贫攻坚的业务骨干、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这些脱贫路上的“领路人”,奉献青春热血,因户因人施策,为贫困户照亮了前行之路。合江县从“落后”到“率先”,还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通过省总工会、省委编办、西南医科大学、泸州老窖集团等对口单位的帮扶,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带来了贫困村的巨变。
只有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脱贫的主攻方向,才能激发群众的动力。合江县引进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世界500强联想集团旗下的佳沃公司发展优质晚熟柑橘产业,以“1+7”模式流转7个村的土地,规划发展1万亩沃柑产业,带动榕山镇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引进泸州春晟服装有限公司创办制衣厂,由村级产业扶持基金投入资金,把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工人人均月收入可达2000元。村集体还可获得每年3万元的保底租金和制衣厂10%的利润分红,实现了“一举多赢”。围绕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三大特色产业,合江县在每个贫困村分别规划建设1个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温氏合作家庭农场、1个扶贫车间,实现了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今年,合江荔枝产值“逼近”10亿元,红了荔枝、富了农户。这一切得益于合江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搭建了“荔乡美农”营销平台。目前,合江县已建立村级服务站101个,帮助农特产品走出深山、打开市场,带动3.8万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同时,合江县按照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理念,加快推进佛宝、尧坝古镇、法王寺等景区开发,带动福宝、自怀等10余个乡镇脱贫奔康。
今年初,合江县立下军令状,要“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坚决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在全市率先设立扶贫“四项基金”,是合江县探索基金扶贫的有效“路径”。一是将基金借给贫困户作为启动资金,实现基金变资本,带来大产业;二是将基金集聚起来,创办扶贫车间,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基金变车间,带来大就业;三是用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扶贫项目,实现基金变股金,带来大市场。去年,合江县向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3.2亿元、惠及了4.9万名贫困群众。在此基础上,合江县还创新为贫困户搭建就业平台,与四川三河学院开设扶贫专班,实现100%就业;打造“荔乡妹子”“荔城工匠”等服务品牌,帮助2422人实现了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165个。去年,合江县帮助全县27.8万人外出务工、劳务创收60亿元,带动1.9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均月收入2800元。
从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围绕“脱贫摘帽”总目标,合江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着力打造了尧坝镇白村、实录镇慈竹林村等各具特色的集中安置点7个,让贫困群众“配一把钥匙,赢一场新生”。此外,全县还连续投入7.2亿元,新改建98所中小学校舍及运动场,让各所学校校园靓丽,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建设“乡乡标准中心校”完美收官。合江县人“苦干实干、创新创造”,永远求索在荔乡大地上,践行于“乡村振兴”的征途中。
(合江县新闻中心)
面对多年未除的贫困“堡垒”,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歼灭战。使命在前,合江县拿出前所未有的干劲,全县上下,念慈在兹,唯此为大。几年时间里,全县领导干部均靠前指挥、蹲守一线;部门“一把手”、乡镇主要领导、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不脱贫不撤回;“四大战区+26个专项推进组+27个乡镇推进组”指挥体系,以及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体系,落实31名县级领导包镇、103个帮扶单位包村、5136名帮扶干部包户,实现了284个行政村帮扶力量全覆盖;每季度、每月、每周、每天列出任务清单,跟踪督办……2014年至2016年,合江县对已脱贫户开展了“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严格按照退出标准一一对比,确保了高质量、高标准稳定脱贫。
合江县多级联动,以“大扶贫”格局攻坚克难。几千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走进贫困户家中、心中,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在“万人帮万户”活动中,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下沉一线,白天下乡真帮实扶、晚上加班处理业务,真正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困难问题、帮扶了一批困难群众。很多干部经过历练,成长为脱贫攻坚的业务骨干、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这些脱贫路上的“领路人”,奉献青春热血,因户因人施策,为贫困户照亮了前行之路。合江县从“落后”到“率先”,还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通过省总工会、省委编办、西南医科大学、泸州老窖集团等对口单位的帮扶,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带来了贫困村的巨变。
只有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脱贫的主攻方向,才能激发群众的动力。合江县引进中国最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世界500强联想集团旗下的佳沃公司发展优质晚熟柑橘产业,以“1+7”模式流转7个村的土地,规划发展1万亩沃柑产业,带动榕山镇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引进泸州春晟服装有限公司创办制衣厂,由村级产业扶持基金投入资金,把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工人人均月收入可达2000元。村集体还可获得每年3万元的保底租金和制衣厂10%的利润分红,实现了“一举多赢”。围绕荔枝、真龙柚、金钗石斛三大特色产业,合江县在每个贫困村分别规划建设1个脱贫奔康产业园、1个温氏合作家庭农场、1个扶贫车间,实现了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今年,合江荔枝产值“逼近”10亿元,红了荔枝、富了农户。这一切得益于合江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搭建了“荔乡美农”营销平台。目前,合江县已建立村级服务站101个,帮助农特产品走出深山、打开市场,带动3.8万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同时,合江县按照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理念,加快推进佛宝、尧坝古镇、法王寺等景区开发,带动福宝、自怀等10余个乡镇脱贫奔康。
今年初,合江县立下军令状,要“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坚决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在全市率先设立扶贫“四项基金”,是合江县探索基金扶贫的有效“路径”。一是将基金借给贫困户作为启动资金,实现基金变资本,带来大产业;二是将基金集聚起来,创办扶贫车间,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基金变车间,带来大就业;三是用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扶贫项目,实现基金变股金,带来大市场。去年,合江县向贫困户发放产业扶持基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3.2亿元、惠及了4.9万名贫困群众。在此基础上,合江县还创新为贫困户搭建就业平台,与四川三河学院开设扶贫专班,实现100%就业;打造“荔乡妹子”“荔城工匠”等服务品牌,帮助2422人实现了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165个。去年,合江县帮助全县27.8万人外出务工、劳务创收60亿元,带动1.9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均月收入2800元。
从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围绕“脱贫摘帽”总目标,合江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着力打造了尧坝镇白村、实录镇慈竹林村等各具特色的集中安置点7个,让贫困群众“配一把钥匙,赢一场新生”。此外,全县还连续投入7.2亿元,新改建98所中小学校舍及运动场,让各所学校校园靓丽,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建设“乡乡标准中心校”完美收官。合江县人“苦干实干、创新创造”,永远求索在荔乡大地上,践行于“乡村振兴”的征途中。
(合江县新闻中心)
上一篇:合江县召开脱贫摘帽总结表彰大会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