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脱贫攻坚> 浏览文章
合江县柏香湾村第一书记左英的民情日记
0 不详 2019年03月19日
    从跟着大家去扶贫到带领村民齐脱贫,2018年5月选派到合江县九支镇柏香湾村任第一书记的左英完成了从一名帮扶干部到第一书记的角色转变。记录这个过程的,是她到村上后写下的民情日记。有时候是一段话,有时候是几个字,曾经记录办公室工作的笔记本现在写满了乡亲们的诉求。对她来说,这些都承载着大家的殷切盼望,也是她要一件件办好、做好的民生实事。

    植树节刚过,左英和村上的干部就到甘蔗地里忙着处理甘蔗苗,抓紧时间种到土里,等到年底,迎风而立的甘蔗就可以收获了。作为她和村上两委干部及党员共同“打造”的示范基地,种甘蔗的几亩土地承载着重要的使命。

    一根甘蔗,一户甘甜,村上有几百亩土地发展甘蔗种植,柏香湾村的致富产业和“甜蜜”分不开。柏香湾村在2017年已经整村脱贫,但怎样才能让大家长效致富?这个问题曾经左英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左英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与群众共同探讨致富的路子。

    左英说:“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柏香湾村170户贫困户,了解了全村的一些基本情况,群众的一些诉求。”

    在走访中,她了解到,背靠九支镇制糖龙头企业宋袁食品厂,村民们普遍对发展甘蔗产业有着强烈的愿望。带领大家发展产业,成为了她写在笔记本上的第一句话。

    左英了解到,地处九支镇的食品加工企业宋袁食品厂也有把种植甘蔗作为产业扶贫项目的计划,于是在去年村上就和宋袁食品厂合作组建起了合作社,发展了300亩脱贫奔康产业园,第一年有了11万元的收入,但由于是试种,产量并不高,不少村民还在观望,没有真正大规模发展。

    左英说:“当时有很多事情要干,除了要跟村社干部面对面要交流,让他们了解和实施政策,把工作推进下去,也要跟群众交流,得到他们的接纳和认可,他们才能支持你的工作,才能把柏香湾村带动起来。”

    在左英的思考里,一根甘蔗,上连农户,下连企业,它能带动老百姓脱贫,也能带动他们去致富,作为镇上的知名企业,宋袁食品厂也在村民们中间有着很高的信誉度,为他们提供原材料,也就意味着有了稳定的保障,在一次次和企业、村民们的沟通中,大家逐渐建立起了发展甘蔗产业的信心,宋袁食品厂则统一发放甘蔗苗,手把手传授技术,并保证回收。今年,村上还将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引进水果甘蔗,用左英的话来说,就是让老百姓真正有了一份甜蜜产业。

    干部带头种甘蔗,看见的群众才更有种植的底气,理顺了发展的产业,曾经对左英并不认可的群众们竖起了大拇指,但任务仍然艰巨,在走访到柏香湾村八社的时候,她感慨,比致富更困难的,是治好乡亲们的心病,这个心病,就是路。

    这个心病被左英写在了民情日记里。在二十年前,8社群众就自筹资金挖了路基,但在2018年还是毛坯路,能够硬化公路是他们最迫切的心愿,也是带着隐痛的心病。听到村民们感慨自筹资金的时候孩子才几岁,如今已经上大学了路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左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左英下决心一定要把柏香湾的道路修起来,她和村干部一起迅速动员所有力量搞规划,做设计,想尽千方百计跑项目、要资金,短短一年时间,全村新建硬化公路7公里,内外畅达的柏香湾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大家的心病终于治好了。

    左英告诉记者,初到柏香湾村,为了尽快了解村上的情况,她总是趁大家忙完农活儿的时候找村民们聊天,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一个女第一书记能吃下这份辛苦。可当她一次又一次敲开他们的家门,实实在在地为他们的脱贫发展出谋划策时,大家的态度渐渐改变了,愿意和她聊家常了。而每每从村民家中出来时,她的心中就满是对家的思念,对两个孩子的牵挂,但是一想到对村民们多了份了解,内心又感到充实和满足。

    如今的柏香湾村,贫困发生率从19.5%降至0%,2018年被评为省级四好村,并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全省第二轮督导检查和全国脱贫攻坚省际交叉检查。但在左英看来,目前更重要的是要抓紧春日时节种下这一批甘蔗苗,等到收获的季节,村民们的口袋也就鼓起来了,而那本民情日记,她还要接着写下去。
    (合江县新闻中心:冯岚 柳竣杰)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