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帮扶,彝路有你》(三)援彝干部朱恩军:舍小家顾大家,把大凉山当自家
0
不详
2019年11月21日

2018年6月,合江县真龙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朱恩军接到合江县委组织部电话通知,得知组织决定选派自己奔赴凉山州越西县开展帮扶工作。在丁山乡工作一年多以来,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朱恩军已经把大凉山当成了自己的家。
真龙镇和丁山乡唯一的相似之处,在朱恩军看来,就是乡镇政府门口都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原风大,红旗始终飘扬,每当走进这里看到它,总能让他想起自己身上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自己身上到底扛着什么责任?朱恩军认为,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人民群众就应该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是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帮扶干部的共同目标,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扎实开展综合帮扶,就是他的责任。
9个小时车程,从海拔两百多米到接近两千米,当朱恩军来到这里, 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全然陌生,只有这面飘扬的红旗给了他最大的信心,尽管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但这面红旗好像把他和当地紧紧联系了起来。
朱恩军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是在真龙镇,还是在丁山乡,只要组织有需要,只要有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是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当他第一天来到丁山乡,看到这里的人民群众还在贫困线挣扎,每天吃的不是土豆就是玉米糊糊,他揪心不已,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朱恩军的办公室在乡政府办公楼角落的一个房间,这里同时也是他的宿舍。前面办公,后面休息,两者仅用一个布制衣柜相隔,在资料归档最忙的时候几乎一天都在这个房间里度过。来到丁山乡的一年多时间里,朱恩军努力学习当地风俗,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与彝族同胞共同挑战恶劣环境下的深度贫困,共同谋划着脱贫大业。翻山越岭,过河淌水成为了一种家常便饭,他和帮扶队员们走遍了丁山乡的山山水水,哪里的路有多长,有几道弯,哪家哪户还有哪些问题,他都一清二楚,在这个主战场,他打出了成绩,然而自己那个小家,却是亏欠最多的地方。
2018年12月6日,朱恩军接到家里电话,外公过世,希望他向组织请假,回来送亲人一程。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也是整个丁山乡脱贫攻坚中的关键节点,2019年乡上有两个贫困村退出即将迎接省检,这个地方,他走不开,离不了,放不下。他向组织瞒下悲痛,没有回家。
来这里一年多,朱恩军作为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参与了乡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合江经验被他带到了这里,他也已经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丁山乡已经实现所有贫困村退出,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是带领当地群众谋划好产业。在工作中,朱恩军常常思考产业发展,针对丁山乡独特的地域环境,草拟了丁山乡综合帮扶2019年产业发展建议,帮助其进一步明确丁山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入股对象、组织形式与收益分配的具体运营模式。
红旗飘扬是共产党员的信念指引,现在,每当想家的时候,朱恩军就走出去看看红旗。从真龙镇到丁山乡,660公里,其间跨越无数座大山,朱恩军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这两个自己战斗的地方,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两通电话,一个让家中的顶梁柱毅然来到大凉山,一个却没能把他叫回家,这不仅是朱恩军的经历,也是所有队员曾经的真实写照。在脱贫攻坚综合帮扶越西县工作队,朱恩军等在内的四名合江干部在乡镇任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在那山水相连的同一片天空下,迅速行动起来,用真心真情帮扶大凉山,成为“彝家人”,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因为背井离乡,背水一战,帮助越西县鏖战脱贫攻坚是他们共同的信念,在不同的战线,不同的岗位,在大山深处,合江干部奋斗的身影,正书写着这里的脱贫故事。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冯岚 苟儒君)
真龙镇和丁山乡唯一的相似之处,在朱恩军看来,就是乡镇政府门口都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原风大,红旗始终飘扬,每当走进这里看到它,总能让他想起自己身上身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自己身上到底扛着什么责任?朱恩军认为,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人民群众就应该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是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帮扶干部的共同目标,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扎实开展综合帮扶,就是他的责任。
9个小时车程,从海拔两百多米到接近两千米,当朱恩军来到这里, 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全然陌生,只有这面飘扬的红旗给了他最大的信心,尽管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但这面红旗好像把他和当地紧紧联系了起来。
朱恩军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是在真龙镇,还是在丁山乡,只要组织有需要,只要有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是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当他第一天来到丁山乡,看到这里的人民群众还在贫困线挣扎,每天吃的不是土豆就是玉米糊糊,他揪心不已,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朱恩军的办公室在乡政府办公楼角落的一个房间,这里同时也是他的宿舍。前面办公,后面休息,两者仅用一个布制衣柜相隔,在资料归档最忙的时候几乎一天都在这个房间里度过。来到丁山乡的一年多时间里,朱恩军努力学习当地风俗,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与彝族同胞共同挑战恶劣环境下的深度贫困,共同谋划着脱贫大业。翻山越岭,过河淌水成为了一种家常便饭,他和帮扶队员们走遍了丁山乡的山山水水,哪里的路有多长,有几道弯,哪家哪户还有哪些问题,他都一清二楚,在这个主战场,他打出了成绩,然而自己那个小家,却是亏欠最多的地方。
2018年12月6日,朱恩军接到家里电话,外公过世,希望他向组织请假,回来送亲人一程。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也是整个丁山乡脱贫攻坚中的关键节点,2019年乡上有两个贫困村退出即将迎接省检,这个地方,他走不开,离不了,放不下。他向组织瞒下悲痛,没有回家。
来这里一年多,朱恩军作为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参与了乡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合江经验被他带到了这里,他也已经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丁山乡已经实现所有贫困村退出,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是带领当地群众谋划好产业。在工作中,朱恩军常常思考产业发展,针对丁山乡独特的地域环境,草拟了丁山乡综合帮扶2019年产业发展建议,帮助其进一步明确丁山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入股对象、组织形式与收益分配的具体运营模式。
红旗飘扬是共产党员的信念指引,现在,每当想家的时候,朱恩军就走出去看看红旗。从真龙镇到丁山乡,660公里,其间跨越无数座大山,朱恩军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这两个自己战斗的地方,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两通电话,一个让家中的顶梁柱毅然来到大凉山,一个却没能把他叫回家,这不仅是朱恩军的经历,也是所有队员曾经的真实写照。在脱贫攻坚综合帮扶越西县工作队,朱恩军等在内的四名合江干部在乡镇任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在那山水相连的同一片天空下,迅速行动起来,用真心真情帮扶大凉山,成为“彝家人”,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因为背井离乡,背水一战,帮助越西县鏖战脱贫攻坚是他们共同的信念,在不同的战线,不同的岗位,在大山深处,合江干部奋斗的身影,正书写着这里的脱贫故事。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冯岚 苟儒君)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