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合江城文昌巷某茶商家人合影(图片来自合江县档案馆)
清同治十年本《合江县志》记载:自雍正八年起,合江茶商在县缴纳茶税领取边引(到边地采运茶叶的凭证),到灌县采买茶叶赴阿坝松潘发卖。同年,在县城南关和干坝场(今甘雨场)设立茶关,征收来自县东南地区(主要是福宝、先滩)茶叶的茶税。乾隆年间,合江腹引(在内地采运茶叶的凭证)茶叶由茶商“在大小两漕(福宝、先滩)”采买,运赴泸州、江安、长宁、纳溪、富顺、隆昌等地发卖。
清代干坝场(今甘雨场)茶关遗址地
清代合江城南关茶关遗址地
四川灌县(此图片来自网络),清代合江茶商在县领取茶引(边引)后采运茶叶的地区。
松潘茶马古道
松潘松州古城。松潘是历史上内地与氐羌、吐蕃等民族茶马互市的集散地,自古商业较为繁荣。
松州古城城门外的茶马文化元素—茶马锅庄
外地茶商到达康定、松潘等地后,支锅做饭,发卖茶叶,有的修建房屋住宿,商家多了,便成了小村庄。外地茶商思念家乡,就称之为锅庄。后来,藏族同胞自己建起了锅庄,以方便外来客商食宿交易。夜晚,为排解劳累、增添欢乐、增进友谊,藏族同胞便同外来客商围着饭锅跳舞,这就成了藏族传统舞蹈形式之一的锅庄舞。
辽阔的福宝山野,盛产野生茶树。
福宝野生茶(摄于大亨村)
福宝天堂坝茶马古道
福宝古镇87岁的居民龚在书说:“福宝茶叶由茶商采运,清末运松潘,民国时期运宜宾制砖茶、沱茶。古镇的茶坊巷,就是打茶饼的作坊区。”
福宝古镇茶坊巷,清代制作茶饼的作坊区。
先滩显云村茶马古道
先滩场老街,旧时茶商采运茶叶的地方。
盛产野茶树的先滩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