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我爱合江> 美丽合江> 浏览文章
川黔交界的长寿湖
0 不详 2015年08月27日
    川南黔北结合部,有一座名山——蓝天门。山内有一天然人工湖——长寿湖。长寿湖四周群山环抱,绿水长流,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啸,青山常在,空气新鲜,是游人明目洗肺的天堂。
    长寿湖边,曾出了一位名叫罗银钦的老人他活了108岁,这位长寿老翁从出生到去逝,度过了108载沧桑岁月,见证了清王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朝代。108年,1302个月,39420天,他的一生中从未离开过生他养他的“衣胞”之地100公里以外的任何地方,也从未坐过火车、汽车、轮船及其他任何交通工具,正宗的“乡巴佬”。在罗银钦老人家百岁寿辰的宴会上,相关领导前去祝贺。当领导们问起百岁寿星的长寿秘决时,老人家哈哈大笑:我有什么长寿秘诀呀,我就是从小到大喝了我们这高山上的楠竹水,这水干净,喝起来爽口,所以才多活了这么长时间。
    长寿湖原名长河扁水库,有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他去逝后,长河扁水库更名为长寿湖。
    整个长寿湖容量65m³,湖的栏水大坝横跨川黔两省,淹没区有三分之一为四川,贵州地界占三分之二。大坝的东南为贵州界,西北面是四川。大坝全长80米,高度为13.8米,长寿湖(原来的长河扁水库)始建于1957年,由贵州省习水县水电局设计,贵州省习水县长沙区联合乡人民投劳修建,系土坝建筑,1984年,大坝进行除险加固,迎水面搞成内在护坡。1995年赤水市水利部门重新对大坝进行防渗漏探钻灌浆加固,彻底解决了过去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
    春天里,走进长寿湖,一湖春水,碧波荡漾,四面青山,倒映湖中,青山与绿色溶为一体,分不开哪是山,哪是水。
    蓝天白云,洒在湖面,天水相映,看不真切那是天,那是水。
    鱼儿在湖中游戈,他们在宽阔舒适的环境中,尽情地欢跃,成为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伐一叶轻舟,漫游湖中,清风徐来,让人忘了季节变换,两岸青山,夹着条条清溪,汇集湖中,发出叮咚或哗哗的声响,似一支支悦耳动听的春天交响乐曲,在长寿湖奏响。
    浪漫的山花,红的映山红、白的杜鹃花,还有黄色的、黄白相间的,叫不上名来的山花,满山偏野,含苞怒放,春风摇曳着树树花枝,香味浓郁,引来无数采花大盗——蜜蜂。它们忙碌于花丛之中,辛勤地“工作”,忘我地“劳动”,“愿为采花死,做鬼也风流。”
    野鸡,山雀在林间嬉戏,画眉鸟在林中鸣唱,松鼠在树枝上乱舞,山猫在石岩边长啸,春回大地,山林中的动物家族们,它们在寻觅着自己的伴侣,在此繁衍生息,为大自然增添了和谐。


    夏天游长寿湖,给人感觉是清爽,凉快。
    赤日炎炎的盛夏,尽快热闹喧啸的城市里骄阳似火,热浪袭人,但长寿湖却是凉风习习,清爽迷人,湖面上的最高气温达到20度左右,完全是一座特大的天然空调、氧吧。
    湖四周的林海中,别有情趣,茫茫林海中,蝉儿在鸣唱,岩蛙在歇息,野兔在蹦跳,野山羊在觅食,竹鸡躲进密林,尽情地放歌,兽啸鸟鸣的竹海,把人的思绪带进了远离人间烟火,不是天堂胜似天堂的境界。

    来到流水潺潺的溪边,捧一把清水,喂进嘴里。回味甘甜,清肺爽口,没有任何污染的林海,使山泉净化、清澈,难怪百岁老人罗银钦一生饮用大山清泉水而得以长寿。秋天,一缕阳光洒在长寿湖面,金波碧浪,金光闪闪,湖中的鱼肥了,山上的八月瓜、猕猴桃熟了,这些正宗绿色食品,看着让人垂涎三尺。

    走出长寿湖,去蓝天门山口,川南的名山,丁山、笔架山、榕山,长江支流符阳江,山峦跌宕起伏的丘陵,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泸渝高速,渝遵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加快了地方经济的腾飞,临江工业园区建成,筑集引凤,招商引资,为合江工业强县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三江荔枝园的发展,为中国荔城增添了新的篇章。
    文/图:袁华忠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