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客货分流、分网的原则,构建‘一横一纵’高铁客运枢纽,打造货运铁路‘双通道’……”1月2日,市交通运输局铁路和民航管理科副科长叶小林在泸州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前,向泸州日报记者描绘了我市铁路今后的发展走势。
拉开布局的不只是铁路网。当前,泸州已初步构建起“铁水公空邮”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我市紧紧抓住被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等战略机遇,突出建设进出川开放大通道。
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对外交通大格局逐渐明晰。
↑泸州高速公路收费站
看今朝
“水陆空”交通网发展几何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回望泸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来路,交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细数泸州近年来的交通建设成果,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民航建设首当其冲。
目前,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建成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直立框架式多用途泊位6个、岸线长643米,各类专用设备50多台(套),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集装箱100万标箱、件杂散货300万吨。
是天府首港和四川第一大港,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全国内河第一批铁路直通集装箱堆场和码头实现无缝对接的港口。
2019年,我市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54公里,总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高速公路出川通道增加到5个,通车里程数和通道个数稳居川南第一。
“一环七射一横”高速路网主骨架已全面建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优更强的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
↑赤水河红军大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国家与省上战略布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补齐高铁短板作为首要任务,把铁路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攻坚推进泸州铁路规划建设工作。
今年,泸州铁路建设工作实现了3个突破:川南城际铁路泸州站“路改桥”变更、站房初设、施设获批取得突破;渝昆高铁增设泸州东站、渝昆场站房按3台7线规模布置取得突破;隆叙铁路扩能改造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线按120公里时速改造取得突破。
铁路建设这一“心结”正逐渐被解开。
截至目前,泸州云龙机场已开通38条国内航线,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500吨,各项业务发展处于全国支线机场先进水平。
航空业务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外交流开放和方便市民出行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铁水公空邮”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编织起一个巨大的经济合作网络,打通泸州“走出去、引进来”的交通壁垒,泸州,有了更多的“路”。
↑泸州港铁水联运班列
看成就
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泸州港是长江黄金水道与川滇黔资源富集区的水陆交汇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泛亚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
近年来,泸州港在物流通道建设上持续发力,泸州港-广州(黄埔港)和泸州港-钦州港,铁海联运双向班列稳定开行、“泸蓉欧”快铁稳定运行……“提升东向、突出南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
↑泸州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
拓宽货物出口通道,铁路不可或缺。今年,隆黄铁路隆叙段将启动建设,作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路组成部分,隆黄铁路隆叙段160公里扩能改造被列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四川南向出海标准最高、里程最短、速度最快的货运大通道。向外界延伸,泸州将拥有多元选择。
↑G8515荣泸高速
再将目光移至高速公路建设与民航建设。2019年12月26日,G8515线荣泸高速公路全面建成,12月31日24时与重庆潼荣高速公路同步联网开通。
G8515线荣泸高速公路的建成,标志着我省又打通一条东向出川大通道,这将有效连接南充市、重庆大足区、潼南区、荣昌区和泸州市,与在建或已建成通车的南渝、遂渝、成安渝和成渝高速公路构成该区域的公路网主骨架。
2019年12月31日上午,泸州云龙机场荣昌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同时,荣昌-泸州机场直通车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开通。“空地联运”项目开展,方便了周边城市旅客出行。泸州云龙机场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性航空枢纽功能逐步显露。
↑泸州云龙机场
看未来
纵横交错构筑开放大通道
新定位带来新起点,新使命引发新思考。日趋完善的“铁水公空邮”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期待着更多的可能。
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的引领下,泸州港将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通过加密“天天直航”快班、深化铁公水“多式联运”、延伸“水水中转”航线、优化物流通道建设等,加强通道建设,完善口岸功能,在“突出南向”上下功夫、在“深化西向”上求突破、在“扩大北向”上求创新、全面提升港口综合能力,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眼下,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正积极谋划论证东向渝叙筠高速公路和南向古仁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整个川南、渝西、黔西北、滇东北交通体系,有利于加强区域社会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川渝滇黔地区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形成综合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全面、平衡、协调发展。
对于打造川南渝西黔北经济高地,沟通成渝经济区,促进川渝滇黔结合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纵四横二联一绕城”高速公路网规划徐徐拉开。
↑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
泸州云龙机场也为下一步发展做好打算:确保国内通航城市达到40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确保完成2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完成6800吨。以泸州云龙机场为载体的泸州空港,将凭借着越来越密集的“空网”,逐步成为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航空运输中心。
大港口、大通道、大机场、大开放。未来,泸州将会编织怎样的交通网络,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