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媒体关注> 今日要闻> 浏览文章
【关注】乡村振兴|泸州纳溪:蔬菜基地里的“致富经”
0 不详 2020年04月28日
“上午12点,有重庆老板来采购3000斤黄瓜,要抓紧采摘哦!”2020年4月23日清晨,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蔬菜基地,玉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世华电话通知村民抓紧采摘后,便走进黄瓜地里采摘起来。

当日的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蔬菜基地里热闹非凡,村民们早早就来到蔬菜基地采收黄瓜,称重、打包……一派繁忙景象。

前些年,白节镇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的水稻、玉米,由于品种单一,收入比较低。2003年以来,在白节镇政府的引导下,玉水村村民将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与水稻种植结合,形成蔬稻轮作模式:黄瓜、辣椒、茄子收获之后,种植晚稻,一年可以实现两熟,蔬稻并收,既增加农户收入,又丰富居民菜篮子。

“我今年种8亩蔬菜,黄瓜价格比较理想,产量高,黄瓜收获之后种晚稻,两季下来每亩收入1万多元,收入比较可观。”蔬菜种植大户曾德刚说。

蔬稻轮作模式使村民的收入大幅增涨,种植积极越来越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之村民科学管理,蔬菜基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抢购,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成都、重庆、宜宾等省市供应市场。

“这个基地的蔬菜品质好,我每年都要给他们批发几万斤,拿到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商贩李恩报表示。

2008年,在玉水村村民共同商议下,成立泸州纳溪玉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该村115户村民加入其中,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高质量的农副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口碑。2018年,泸州纳溪玉金蔬菜专业合作社获评为省级示范社。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600万余元。

“春季是蔬菜病虫害多发季节,要抓好水分管理,合理通风,做好绵疫病、炭疽病等病虫害防治防治工作。”2020年4月23日清晨,纳溪区丰乐镇农业服务工作站负责人韩浩来到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向刘华强传授茄子种植技术。

2015年,返乡创业人士刘华强回到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流转土地600余亩,成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规模化种植蔬菜100余亩、沃柑500余亩,让2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成立“稼鄉俚”特产鲜果产地直采配送服务平台,助力纳溪特色土特产品飞出深山的同时,还帮助泸州及周边地区种植大户解决销售难题。

纳溪区白节镇玉水村和丰乐镇马村村的蔬菜基地只是纳溪区高质量发展蔬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纳溪区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等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粮—菜”“菜—菜”“果—菜”轮作,拎稳“菜篮子”,目前,全区各类各类蔬菜面积达11万亩。同时,纳溪区还强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蔬菜产业升级,强化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品牌蔬菜,利用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并驾销售,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作者:王超明:泸州市纳溪区融媒体中心;任小冷:纳溪区白节镇政府)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