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初心.红色合江”大型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报道。合江革命烈士成善谋的革命精神,感动和鼓舞着子孙后代,永远令人景仰。
成亚非和邱成都是革命烈士成善谋的外孙。在合江县烈士陵园,我们见到了前来扫墓的他们俩。在长时间与外婆的相守中,他们听过太多有关外公的革命故事和生活点滴。
成善谋之外孙女成亚非说,从小她和表哥常听外婆说外公是个很努力的人,优秀,有才华,懂英、德、日、意四门外语,他的专业是从事无线电和飞机制造。外公一直坚信科学救国这个道理,国家衰败,社会动荡的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落后,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需要有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
科技改变世界,走科学救国之路,早在近一个世纪前就成为成善谋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成善谋不懈努力。

成亚非告诉我们,1933年外公成善谋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在此期间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数理化和英语上面,他的自学能力特别强,一有时间就抓紧阅读课外书籍。有一次在上何鲁教授(现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也是第一个考入法国科学硕士的中国人)的课时,教授发现外公在看其他的书籍,怒不可遏,立刻出题叫外公到黑板前演算。没想到外公很快地把题演算出来,自此深受教授赏识和器重,赞誉他是“今日川东奇才,明日科学泰斗”。
成善谋一边潜心科学救国之路的探索与实践,一边为抗日救国多方奔走。在民盟期间,成善谋扩大社会交往,广泛与张澜、沈钧儒、沙千里、史良、马寅初、李公仆等知名民主人士接触,积极参加民盟的各种活动。
在成亚非的印象中,外公对沈钧儒非常敬佩,沈老在重庆期间都是住在外公家里,离开重庆时上千本进步书籍都由外婆替他保管。有一次沙千里来渝,外公把自家的钱托合江同学甘雨生给沙千里送去,支持民主人士搞抗日工作。

后来,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李公朴、郭沫若、邓民初等合办社会大学,成善谋对两所学校充满了感情,不仅无私的捐献了家里的钱和电讯器材,还动员亲友相助。据了解,在南方局领导的电台特支工作期间,成善谋不仅有收发报和收听新华社消息的任务,还为党筹措物资。他与妻子商量动员舅公把土地变卖加上家里还有三百多两黄金,想尽办法从香港高价购进200箱盘尼西林、喹啉,医药器械、枪支弹药提供给川东游击队。
由于叛徒出卖,1948年4月,成善谋被捕,在监牢里仍然不忘初心,和反动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10月28日,英勇就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但他的事迹,一直鼓舞着子孙后代。

早年间,成善谋曾写下一首诗——《向往》,诗中写道:遥望西天、北天,在那里人权尊重;衣食丰足,幸福绵绵;男女平等,民族无间。那时红军直捣西匪巢穴,莫不奋勇向前。啊!自由的曙光,出现在南天、北天。被压迫的人们,被奴役的人们!不久的将来,民主、和平、幸福无边。

【记者手记】走出烈士陵园,成亚非和邱成带着深深的怀恋。据悉,由合江县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成善谋传》初稿目前已完成,为他们的外公成善谋写传记也是他们外婆杨必理生前的愿望。我想,这将是对革命烈士一个温暖的告慰。而就像《向往》一诗中写的那样,成善谋参加革命的初心和为之奋斗的理想——和谐社会如今早已到来,科技兴邦,中国已迈进世界强国之列。百年风华,如你所愿。我相信,这更是对革命烈士一个最幸福的告慰。
(合江县融媒体中心:唐雪梅 苟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