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长江石画家:錾刀为笔,画出石上风情
0
醉美泸州
2016年10月09日

依山傍水的泸州城在秋雨中越发朦胧,江边上的采石人迎着细雨,将形状各异的石头收入身后的背篓中,送往蓝田沿江而立的各个奇石馆内换取报酬。在泸州的奇石业界里,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收集着那些并不起眼的长江石,通过加工以后,用錾刀在其上錾刻出不同的风景。人们习惯将他们称之为长江石画家,陈兴文就是这样一位“画家”,錾刀就是他的画笔。
“离着我们家不远有一个河水冲击的坝子,我们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大溪坝’,坝子边上有很多鹅卵石,附近的小孩子都爱在那里去捡石头玩。”已经对画画走火入魔的陈兴文灵机一动,“我父亲那里有很多木工工具,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在石头上用锤子敲出画来。”

这一想法成为了陈兴文开始在石头上作画的契机。“那时的工具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我用的錾子也是把大些的螺丝钉通过加工制作出来的。”用着“落后”的工具,陈兴文开启了石头錾刻之路。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三十余年,这几十年间,陈兴文一直都是自己在摸索,直到2011年,陈兴文在合江认识了一位在瓷砖上进行錾刻的大师。陈兴文向大师请教了许多不解的问题。随着大师的指导,陈兴文豁然开朗,錾刻技艺突飞猛进。
现在,陈兴文已练就了高深的长江石錾刻技术,不少外地同行前来拜访交流。
“最开始的长江石錾刻,是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形。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在从事泸州长江石錾刻的人使用的方式。在此之上的另一个层次就是刻山水画,山水画的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对画师的要求也更高,耗时也更长。”陈兴文说,目前泸州能够在长江石上刻出山水画的人为数不多,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了。

“最难的是在长江石上刻人像了,要刻出具有明暗变化的人像更是难上加难。”陈兴文告诉记者,在长江石上錾刻是一个刚兴起的行业,“重庆、河南等地的同行都会到我店里来买作品,回去参照作画。”
陈兴文:这个根据情况而定,有些我会采用原石作画,有些我则是将石头重新打色之后再作画。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我都会尽可能地去保留长江石本身的特质,在画面中体现出长江石的厚重感。
记者:长江石的錾刻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又有哪些难点?
陈兴文:长江石錾刻的工具并不复杂,主要就是用錾刀,但很多人都是使用同一型号的錾刀,这样雕刻出来的画面就很生硬。我雕刻一幅画要使用三到五把不同型号的錾刀,大型的风景画有时会用到上十把。錾刻最需要的是耐心,在我雕刻的石画里,用时最长的一幅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同时,它对美术功底的要求很高。一般人没办法刻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记者:这一行的收入怎么样?发展的潜力大不大?
陈兴文:其实我做这个主要是为了兴趣,并没有考虑过以此来赚钱。我卖出去最贵的一幅錾刻也就一万多块,而一般刻一幅画就需要十多天甚至好几个月才能完成。而且我刻画的石头都是从采石人那里收购的,小的石头要好几十,大一点的则需要数百上千块。除开我的人工费和店面费,基本上赚不了几个钱。现在长江石錾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未来我会将长江石錾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錾刀 一握就是好几十年
陈兴文出生于合江县城,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木匠。也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陈兴文从小就喜欢拿着木工工具在树上、地上敲敲打打。上学以后,陈兴文开始接触到了美术方面的知识,年幼的他对画画“一见钟情”。但那个时候笔和本子还是稀罕物件,陈兴文想要练笔只能另想办法。“离着我们家不远有一个河水冲击的坝子,我们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大溪坝’,坝子边上有很多鹅卵石,附近的小孩子都爱在那里去捡石头玩。”已经对画画走火入魔的陈兴文灵机一动,“我父亲那里有很多木工工具,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在石头上用锤子敲出画来。”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三十余年,这几十年间,陈兴文一直都是自己在摸索,直到2011年,陈兴文在合江认识了一位在瓷砖上进行錾刻的大师。陈兴文向大师请教了许多不解的问题。随着大师的指导,陈兴文豁然开朗,錾刻技艺突飞猛进。
现在,陈兴文已练就了高深的长江石錾刻技术,不少外地同行前来拜访交流。
錾刻 展现长江石的别样美
錾刻一行,古来有之,但在长江石上錾刻,却并不多见。在陈兴文的店子里,川江都市报记者看到了上百颗雕琢精美的长江石,其上或画着人物画像,或画着山水。特别是刻画的人物画像,不但轮廓分明,甚至还有清晰的明暗变化。“最开始的长江石錾刻,是用最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形。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在从事泸州长江石錾刻的人使用的方式。在此之上的另一个层次就是刻山水画,山水画的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对画师的要求也更高,耗时也更长。”陈兴文说,目前泸州能够在长江石上刻出山水画的人为数不多,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了。

对话陈兴文:长江石錾刻最需要的是耐心
记者:你所錾刻的长江石是用的原石,还是加工过的石头?陈兴文:这个根据情况而定,有些我会采用原石作画,有些我则是将石头重新打色之后再作画。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我都会尽可能地去保留长江石本身的特质,在画面中体现出长江石的厚重感。
记者:长江石的錾刻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又有哪些难点?
陈兴文:长江石錾刻的工具并不复杂,主要就是用錾刀,但很多人都是使用同一型号的錾刀,这样雕刻出来的画面就很生硬。我雕刻一幅画要使用三到五把不同型号的錾刀,大型的风景画有时会用到上十把。錾刻最需要的是耐心,在我雕刻的石画里,用时最长的一幅花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同时,它对美术功底的要求很高。一般人没办法刻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记者:这一行的收入怎么样?发展的潜力大不大?
陈兴文:其实我做这个主要是为了兴趣,并没有考虑过以此来赚钱。我卖出去最贵的一幅錾刻也就一万多块,而一般刻一幅画就需要十多天甚至好几个月才能完成。而且我刻画的石头都是从采石人那里收购的,小的石头要好几十,大一点的则需要数百上千块。除开我的人工费和店面费,基本上赚不了几个钱。现在长江石錾刻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未来我会将长江石錾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