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生态环保整改进行时> 浏览文章
川黔共治,维护赤水一河清水入长江
0 不详 2019年06月11日
    合江县是赤水河汇入长江前的最后一段旅程,流经两岸,赤水河为荔城儿女带来了丰饶的物产,也涵养着合江水、路、城的发展。2017年,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指出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10年。以禁渔为背景,我县率先实施赤水河渔民转产试点,多举措推进水岸共治,护一河清水奔流到长江已经成为了合江人民的共识。

    白浪滚滚,江水滔滔。从天空俯瞰,两岸的翠绿和汛期河水形成巨大反差,蜿蜒的赤水河如同淡黄色的绸带环绕在天地间。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重要的一级支流,也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开发、被污染、被筑坝蓄水的长江支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生态价值弥足珍贵。当它带着红色的历史流经云、贵、川三省,上下游共治、得一江清水的共识也逐步形成。

    2019年5月30日,合江县水产渔政局及执法大队主动对接贵州省赤水市综合执法局、渔业发展中心,组织执法船艇在赤水河开展同步执法,共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双方乘执法船艇顺水而下,全面搜剿渔具。合江县九支镇和贵州省赤水市在赤水河监管上存在交叉水域,定期组织禁渔期联合执法行动早已成为两地打击赤水河非法捕捞行为的长效机制。

    “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担鱼”。口口相传的一句农谚,道出了禁渔的重要性。赤水河是珍稀鱼类栖息和繁殖的重要场所,占长江鱼类数量的近三分之一。近年来,长江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鱼类资源量急剧减少。2016年,农业部发出《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决定从2017年1月1日零时起至2026年12月31日24时止,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10年。

     10年禁渔期,禁止一切捕捞行为,严禁扎巢取卵,严禁收购、销售禁渔区渔获物。2018年以来,合江整合水务、农业、海事、公安等执法力量在赤水河持续开展联合执法,沿线安装天网监控视频,全部接入县河长办,落实专人值守监控,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赤水河生态的违法行为。

    而为了确保一系列保护措施切实落地,在合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期头顶星光,脚踩朝露,打击非法捕捞,难以计算数量的小河小溪,他们用一次次加班加点和彻夜行动,严守着赤水河禁渔底线。

    合江县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朱勇在5月初接到群众举报,称实录镇有人非法捕捞,情况核实后,朱勇和同事迅速拟定方案,当晚就到达现场进行摸排调查。

    朱勇说:“高洞河近段时间电鱼行为比较猖獗,经过了摸排调查,确定了今天的蹲守。”

    晚上九点左右,在摸排至赤水河沿线一河边时,发现岸边有一人形迹可疑,朱勇及其他执法人员悄悄靠近,发现其正在用网捕捞,于是大声制止,当场抓获1名非法捕鱼者。

    朱勇说:“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捕鱼的渔具,在禁渔区进行捕捞的任何捕捞方式都是禁止的。禁渔期以来,我们查获电鱼案件两起,都依法移交给县公安局查处,已经处理的行政处罚是1起,1人。”

    在对非法捕捞者进行批评教育后执法大队依法收缴了用于捕鱼的非法网具。

    朱勇告诉记者,这样的抓捕线索,有近一半都来自群众。随着禁渔宣传的开展,群众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执法大队也主动和民间志愿者取得联系,双方协同作战,形成了群众发现固定证据、民间组织向执法部门举报、执法部门现场查处的联动机制。行政执法大队还与公安部门建立了联合打击天然水域非法捕捞长效机制,成立打击电鱼共建联合执法组,通过天眼监控、水上巡查、定点蹲守等方式对辖区水域开展全天候监管。

    在高压禁渔态势下,仍然有人受暴利引诱,铤而走险进行违法捕捞,那么原本就在赤水河靠水吃水的渔民们呢?他们上岸后生活怎么样?产业发展起来了吗?
    (合江县新闻中心:冯岚 苟儒君)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