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专题文章> 网络中国节·端午> 端午习俗> 浏览文章
合江端午习俗
0 不详 2016年06月07日
    合江,作为千年古县,是历史文化非常厚重,民俗文化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民间过端午节的形式多样,内容比较广泛,开展的活动也很隆重。
赛龙舟
    相传,划船追赶拯救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形成固定习俗,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合江焦滩乡则在农历五月十五举行端阳节,称大端阳节,是为了纪念天干后喜降大雨的民俗活动。


 

2009年合江县龙舟赛(节选)

吃粽子




    合江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民俗,食料主要由糯米为主,根据不同的爱好加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外包主要用斑竹叶和蓼叶,也有用芭蕉叶、嫩芦苇叶、虞美人叶等,品种丰富多彩。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也有做枣粽给考生吃的。到现在,也还有新婚之家端午向新娘的娘家送粽子的习惯。

勾猴子
是合江民间的传统习俗,主要以猴子、桃心居多,勾猴子使用丝布或绒布来作为包布,内以棉花为主,里面放的是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形状各不同,颜色也各异,玲珑可爱,清香四溢。猴子主要是给小孩戴的,不戴了要挂在野外的豆枝上,传说有防小孩出豆麻之效,也有避邪驱瘟之意。


    如今能做勾猴子的人已经不多了,把传统手工艺落下了,这些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精美艺术,将不会再有人传承。一转盘当年一个卖香囊的80多岁老婆婆名叫徐大友,不知今年还在卖没有?这是当年她卖的香囊 

挂艾叶菖蒲



在民间,端午节都要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或门的两侧,有的悬于堂中。艾条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在端午节挂艾叶菖蒲,有驱邪保运之意。

拴五色线



在端午节那天,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不能沾水,只能在七天后才能去掉,抛到河沟或水田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熏雄黄酒



相传喝了雄黄酒不得怪病,蛇见了就会跑,不会咬人。还有小孩子涂雄黄记的习俗,目的是图吉利,驱病邪。
 
文/根据龙启权《话说泸州地区端午习俗》整理 图/资料和网络
文章点评
下级分类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