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新闻网> 媒体关注> 政策解读> 浏览文章
《加强城市静态管理情况下社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试行)》
0 泸州民政发布 2022年05月19日

《加强城市静态管理情况下社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试行)》

 

今年以来,深圳、上海、吉林、长春等多地均针对疫情源头不明、链条不清、存在社会面传播等情况采取了静态管理。近期,广安市邻水县等地也实行静态管理。当前,我省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为进一步守好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我们对省内外相关做法进行了梳理,形成了《加强城市静态管理情况下社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试行)》,供各地在指导社区疫情防控时参考。

 

一、迅速调派力量

(一)加强力量统筹。(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和社区两委分别负责本辖区疫情防控力量的组织动员统筹调派。

(二)组织常态力量。统筹组织社区“两委”、专职工作者、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物管人员、楼栋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公安民警、治安巡逻员、城管队员等,有序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三)发动机动人员。动员号召辖区内“双报到”党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成员、居民骨干、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驻区单位人员等,组成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四)挖掘自助资源。寻找社区内医护人员、消防人员、教师、法律工作者、退役军人等居民,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实施自助互助,开展院前急救、消防安全、矛盾化解、聋哑沟通、巡逻警戒等工作。

(五)集结编队到岗。第一时间集结力量并进行编组,优先安排指挥部确定的保供给、保运行、保安全、保防控等人员核酸检测,允许凭有效证件和 24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岗返岗。

 

二、实行分层管理

(六)加强社区层面管理。配合落实社会面管控,加强社区重点人员排查,组织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开展社会滞留人员管理服务,加强与保供单位工作对接,落实防疫物质储备保障。

(七)加强封控小区管理。封控区域内的小区院落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

(八)加强管控小区管理。管控区域内的小区院落实行“人不出小区、严禁人员聚集”,原则上实行居家不出门,每户每天分时有序安排1人,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前往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领取物资。

(九)加强防范小区管理。防范区域内的小区院落实行“强化社会管控、严禁人员聚集”。落实自我健康管理和响应频次检测,小区出入严格实行“扫码、亮码、测温”,做到“人车同查”。

(十)加强风险人员管理。配合公共卫生、公安等部门做好区域内风险人员流调协查等工作,通知风险人员做好集中隔离准备,协助公共卫生机构对风险人员进行转运隔离,引导转运人员、车辆进出小区。

 

三、做好居民服务

(十一)收集居民需求。通过服务热线、小区微信群、入户走访、电话问询、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了解封控小区院落居民疫情期间的需求,特别是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特殊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列出清单、建立台账。

(十二)发布资源清单。梳理社区辖区内学校医院、超市旅店、农贸市场和生产企业、慈善组织、专业机构等服务资源,绘制社区资源地图、制定社区资源清单,实现社区资源“一图清”,增强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十三)存储转运物资。建立应急保供对接机制,根据小区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生活物资、快递物资、防疫物资转运存放点,及时向乡镇(街道)上报小区院落居民在生活、就医等方面需求,做好物资接收发放台账登记。

(十四)供应发放物资。对非封控小区院落,组织居民分时段分楼栋自行领取;对封控小区院落,组织社区应急响应队伍和小区志愿者,在落实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无接触方式配送到户。

(十五)做好送医就医。根据指挥部安排,与专门医疗机构建立对接机制,为普通病患者就地提供日常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外出就医的,应联系卫生健康部门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全程实行闭环管理。

(十六)开展特殊帮扶。配合开展社会面滞留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对滞留在封(管)控区域的无固定居所人员,社区应做好身份登记、信息上报工作,由属地指挥部统筹调配行业和辖区资源临时妥善安置。

(十七)做好心理疏导。组织发动专业机构或社区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通过视频连线和电话交流等方式,为有需要的居民和一线防控人员提供心理抚慰、情绪支持等。

 

四、造良好环境

(十八)加强环境消杀。做好室内环境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加大环境消毒频次。组织对病例楼栋单元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消毒和终末消毒,协助相关部门采集环境样本。

(十九)处理小区垃圾。规范设置封(管)控小区生活垃圾临时收集点和医疗废物处置点,组织专业机构做好分类运转、分类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安排专人上门处理生活垃圾。

(二十)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社区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及时发布官方防控信息和组织保障安排,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管理措施,开展正面宣传引导,防止负面舆情炒作。


文章点评
关注我们